第三回 赤墙村黄巢出身
赤墙村黄巢出身
时朝廷昏乱,佞臣当道,有钱重任,无钱不用,因此曹州反了王仙芝,濮州反了尚君长,唐遣令孜领兵十万剿除。世之盛衰,国之兴废,皆有定数。太平时节,国有英雄扶社稷;离乱之时,天生奸佞乱乾坤。
却说曹州冤句县赤墙村,一人姓黄名宗旦,世为盐商,娶妻田氏回家,径从巢林经过,见一小儿席地而坐,身穿黄衣,叫田氏为娘,化一道黄气冲入田氏怀中,田氏归即有孕,怀胎二十五月,一日诞下,形容怪异,身长二尺,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左臂生肉滕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宗旦见了惊疑,遂将此子丢在沟渠。
时有土地将此子移在巢树上鸦鹊窠中。经过旬日,宗旦复从巢林经过,忽闻树上小儿叫声,宗旦举目视之,乃七日前丢的小儿,遂取将下来。宗旦惊曰:“此子奇异。”乃抱回家,仍命田氏抚育,取名黄巢,及长,表字巨天。博览经史,精熟武艺。
是时乾符三年,天下荒旱,改为广平元年,庚子岁。
巢闻长安大开武试,招募英才,即辞父母,竟赴长安,入场试毕,果中武举状元。次日朝帝,令孜引至驾前请旨。帝问:“那个是状元?”令孜奏曰:“此人是状元。”僖宗一见黄巢,身长一丈,膀阔三停,面如金纸,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唬得魂不护体,半晌方定。僖宗大怒,将黄巢革退不用。
当驾官说:“朝廷嫌你丑貌,故不肯用。”黄巢退出朝门之外,默然叹曰:“明诏上只说选文章武艺,不曾说拣面貌,早知昏君以面貌取人,我也不来。”本欲回家,羞见父母,大丈夫不做暗事,袖中取出笔来。只见街头一只锦毛雄鸡,望黄巢叫了一声。巢曰:“昏君不识贤,鸡倒识贤。”就对鸡说:“鸡,我若有天下之分,你大叫一声!”那鸡又叫一声,巢大悦,举笔写诗八句云:雄鸡有五德,今朝见我鸣,顶上红冠正,身披紫锦文,心中常怀义,大叫两三声,唤出扶桑日,重教天下明。
巢作诗毕,进酒馆饮酒,乘兴又在粉墙上写反词云:昏君失政,宠用奸邪,荒荒离乱,文武无能。唐僖宗有眼无珠,见贤才不能擢用,可惜我十年辛苦,到今日不得成名。
暗思昔日楚汉争锋,一个力拔泰山,一个量宽沧海,他两个战乌江,英雄抵敌,诣咸阳火德肇兴。某也志高汉斗,气吐虹霓,意欲匹马单刀,横行天下,管取那刀兵动处,把唐朝一旦平吞。
有诗为证:
浩气腾腾贯斗牛,班超投笔去封侯,
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
黄巢写下诗词,即收拾琴剑书箱,出了长安城,对天誓曰:“黄巢若得寸进,定要夺取唐朝天下!”言罢而去。却说巡城军官看见反诗,抄奏朝廷,僖宗即宣令孜曰:“黄巢写下反诗,要夺朕之天下,卿何治之?”令孜奏曰:“我主宽心,乞敕画影图形,捉拿巢贼,抄没其家。”帝准其奏,即时命写榜文,各处张挂,不在话下。
却说长安城外,有一藏梅寺,寺中有个法明长老,一日领众僧上殿,见琉璃灯光不明,视之只见里面无油,深怪徒弟。
徒弟曰:“我夜夜添油,不知油在那里去了。”至晚其僧隐于殿内,未及二鼓,忽见二鬼手提瓦罐,到于殿内偷油。其僧急报长老,长老不信,至次晚复隐于殿内,二鬼又来偷油,其徒急报长老,长老即引众行者到殿,见二鬼果在偷油。长老问二鬼偷油作何用,二鬼答曰:“今有三曹阴司,攒造生死轮回册,无油点灯,因此差我们到各寺观取油应用。”长老又问二鬼曰:“册内载的是什么事?”二鬼答曰:“那册内说,一人姓黄名巢字巨天,生得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面如金纸,有帝王之分,目下起兵混唐,在藏梅寺起手,开刀先杀一僧名法明,他将后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长老听罢对二鬼云:“你可救我一命?”二鬼道:“天曹已先攒造一本去讫,除非黄巢不杀方好。”鬼使说罢而去。长老烦恼,每日差一行者在山门外伺候。
却说黄巢听得朝廷出捉拿榜文,四方捕捉,遂从山路逃走,忽一日到一山,但见山头:云霭霭雾漫漫,水潺潺,石蹬蹬。鸟啼古木,鹤唳老松。
路盘狐兔迹交加,谷应豺狼声咆哮。行人难进步,正是老僧家。
又有诗为证:
壮哉山寺石岩边,渺渺遥瞻斗柄连,
殿阁巍峨侵碧汉,楼台缭绕漱清泉。
金钟隐隐雷声吼,宝塔重重月影圆,
静听法华皆梵语,谁知此处有西天。
欲知黄巢如何起事,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