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黑吃黑盟兄杀盟弟
黑吃黑盟兄杀盟弟
贼人李四见公差们将夹棍拿来,当堂一摔,那宗东西响声震耳;再者呢,他又认出刘爷是昨日卖药的,到过他家,明知事犯,不敢强辩。心里想:我今算是上供羊咧!迟早不过一死,是个好的,何苦又挨一夹棍,临死落一个破鬼?看起来果然是神目如电。也是我暗损阴德,苍天不佑。李四想罢,向上磕头,说:“大人暂且宽息,待小的实言禀告。”
李四下面将头叩:“大人留神在上听:小的姓李名李四,家住此地江宁府。我有个盟弟叫长保,出外镇江做经营。昨日得意回家转,无心中,当街撞见两相逢。我将他请到我家去,叙谈闲话饮刘伶。忽然之间天际雨,盆倾瓮倒一般同,雨大天黑难行走,也就住在我家中。夜晚复又将酒饮,长保带酒有十分,趴伏桌上沉沉睡,好似死人一般同。小人就,暗暗打开他被套,瞧见里面银四封,还有那,新旧衣服好几件,二吊七百老官铜。小人见财起了意,要害长保命残生。瞧见那,菜墩搁在桌底下,忙忙拿在手中擎。轻轻走到长保处,小人举意下狠心:照着脑袋打下去,一墩砸塌左耳门。”李四说到这一句,这不就,气坏山东诸城县的人。
刘大人听到这一句话上,牙咬得咯吱吱连声听响,说:“我把你这人面兽心的囚徒,谋害人命如同儿戏!后来怎么样?”
李四见问,说:“大人在上,小的也不敢撒谎:一木墩子将长保打死咧,又将他身上衣全部脱下来,然后将他的尸首趁夜静无人,小的就将尸首背去,扔在江宁城隍庙前井中,这就是已往实情。我自说此事神鬼不知,那知大人裁断高明,今日事犯,小人情愿领死。大人闻听李四之言,说:“万恶囚徒,那怕你不死!”
清官座上一扭项,眼望书办把话云:“快把招词拿下去,叫恶人,画上花押等受刑。”书办答应不怠慢,拿下去,递与李四落笔踪。当堂画押搁下笔,大人吩咐“快上刑。将他掐入监牢内,等候结案问典刑。”禁子答应不怠慢,当官钉钮上官刑。带下李四人一个,收监等死暂不明。
再表清官刘太守,吩咐点鼓掩屏门。大人说罢忙站起,出了公位一转身,忠良迈步向后走,大堂上,四散公门应役人。毋衙中里外全不表,单讲承差叫王明。夹定死孩出衙外,抱抱怨怨往前行。开言不把别的叫,“罗锅”连连叫两声:“你今故意扭难我,这‘美差,’偏偏单派我王明。
少头无脑从那办?我知道,谁家扔的小孩童?既无名来又无姓,真是挠头事一宗。放着公事你不办,胡闹三光混逞能!我看你,五天不能结此案,总督焉肯把你容!一定动本参了你,丢官趁早上山东!王明他,抱怨之间来得快,自己家门眼下横。
承差王明抱怨之间,来到自家门首。迈步往里而走,一直进了自己住房,还未坐下,他的妻子张氏正在房中做些针线,猛抬头,瞧见他男人从外边走进门来,手里拿着个蒲包子,也不知包的是何物件,张氏只当是给他买来的什么吃食东西,眼望他男人带笑开言,说:“你买了什么来咧?”王明见他女人问他,有点气儿不大,说:“你问的是这蒲包子里头的东西吗?这宗物口沉呢,白嘴难吃呀。告诉你罢:这是罗锅子刘爷施了恩咧,瞧着孤苦,说我没有家谱,把这个物赏与我做爹——这是我前因前世的个小祖宗!快给我搁在咱们那个佛龛里面供起来罢!”那张氏闻听他夫主之言,妇道人家心实,他接过来,果然的搁在财神龛里头,高高的供起来咧,随即还烧上了一炷香。王明的心中有事,饭也没吃,他翻身向外而走,来至大街,找了个小酒铺,进去拣了个座儿坐下,要了一壶酒,自斟自饮,心中纳闷,抱怨刘爷胡涂。忽听那边对过桌子上,有二人讲话。
王明举目一瞧,原来也是喝酒的,一个有四十几岁,一个有二十七八岁,两个人可也是对坐着。东边那个年长的,向西边那个年少的,开言讲话。
他两个,饮酒之间把话云。年长的开言把话云:眼望幼年叫“老弟,要你留神仔细听:昨日早晨一件事,实在叫人好不明。偏遇见,我的肚子实不济,一早起来要出恭。”年长的,刚然说到这一句,西面之人把话云:“出恭不算奇怪事,怎么说,纵然不济主何情?”年长见问腮带笑:“老三别急仔细听:一早起来往外跑,莲花庵后去出恭。刚然蹲下撒出尿,瞧见那,皮匠挑担向东行。有一个,蓝布包袱担子上,走着走着掉在尘。皮匠他竟无瞧见,自管挑着担子行。老哥一见不怠慢,屎未拉完站起身。
老三你听:我见皮匠担子上挑着的那个蓝布包袱,走着走着呱嗒掉在地下咧!那个皮匠也没看见,竟自扬长去了。我一见,恭也顾不得出咧,屎也没拉完。你说凑巧多着的呢,偏偏的忘了拿手纸!两只眼睛只顾瞅着那个包袱咧,用手去地下一摸,摸了块瓷瓦子,拿起来就往眼子上一抹,吃喽,把眼子也拉破咧!那一时我也顾不得疼,慌忙站起,拾上裤子,跑到跟前一看,才乐了我个事不有余!打开一看,你说里头包的是什么东西罢?”西边那个年少就问,说:“包的是什么东西呢?”
年长之人见问,说:“老三,你听:是他妈的奇了怪咧——是个死孩子在里头包着呢!我又仔细一瞧:还是个小小子儿!这也罢了,你说这个孩子的浑身上下,拿盐腌得好像腊肉一般!
你说奇怪不奇怪?”西边那个人又问:“这个皮匠,可不知是那里来的?你认得他不认得他呢?”年长些的说:“怎么不认得呢?我这脚上穿着这双鞋,后掌儿不是他打的吗?告诉你罢:提起这个人来,八成儿你也知道——就在这鼓楼底下出担子的,缝破鞋的王二楼那小子!”西边这个人闻听,说:“啊,原来是他!敢情我认得他。他的女人,不是跟着卖切糕的跑了吗?”
年长的闻听,说:“是了,就是他呀!”二人说罢,大笑一遍,会了酒钱,站起身形,出了酒铺子,扬长而去。
刘大人的承差王明,一旁闻听方才二人之言,不由满心欢喜。
他两个,说罢出门扬长去,王明闻听长笑容:无心之中得消息,要刨根底不费难。何不径到鼓楼下,细细再去访根源。皮匠王二我见过,素日之间有往还。你家去把孩子扔,真奇怪,何人拿出到堂前?偏偏罗锅就找我,这样“美差”照顾我,说不得,既然得信去一趟,拿他搪限理当然。王明想罢不怠慢,站起慌忙会酒钱。迈步翻身出酒馆,一直径奔鼓楼前。一边走着心犯想,不由腹中好为难:倘若王二不认帐,何为凭据被人说?王明心中打主意,忽然一计上眉尖,说道是:“必须如此这般行,管叫王二入套圈!”王明走着抬头看,鼓楼就在眼然间。承差安心钻皮匠,腹内沉吟把话云。
王明思想之间,来到鼓楼底下头,找了一块瓷瓦子,故意把脚上的靴拉绽了几针,他这才迈步向前面走,穿街到鼓楼北边一看,烟铺的雨搭底下,搁着一副皮匠担子,细看,果然是王二楼。承差王明一见,搭讪走到跟前,带笑开言,说:“王二吗?许久不见,那里发财来着?”皮匠闻听有人讲话,一瞧,认得是江宁差人王明,慌忙站起来,说:“王大爷吗,彼此少见!”王明说:“有点活计,特来找你,待再替我做一做。”说着说着,一猫腰,把那一只瓷瓦子拉绽了的那只鞋,就脱下来咧:“这不是绽了几针?与我缝缝罢。缝得好的。”皮匠王二闻听,说:“错不了。”说罢,接过来穿缝。王明穿了皮匠一只破鞋,蹲在一边搭讪着讲话。
王明一旁开言道,眼望皮匠尊“老兄”:“真真我才活倒运,一言难尽这苦情。今早晨,原本我要去拜客,我们伺候跟轿行。刚到莲花庵东北,小道旁,有个包袱那边存。
大人偏偏说丧气,吩咐跟随手下人:‘上前去,打开包袱仔细看,什么物件里边存?’手下闻听不怠慢,跑上去,打开包袱验分明。包的物件真奇怪,原来是,未曾满月死孩童。大人一见说丧气,冲天冲地了不成!吩咐王明‘埋了罢。’你说我敢不依从?慌忙借锨借镢,就在此处刨下坑,这才将他埋葬了。将鞋刨绽自己缝,你说丧气不丧气!
并不知,谁家扔的小孩童,白埋白葬拿住我,细想起,要日他的老祖宗!”皮匠闻听王明话,手中扎煞鞋不缝:“叫声王爷你别骂,是我扔的小孩子。”王明闻听心欢喜,暗把那,“孽障攘的”骂了几声,正要你说这白话,拿你好去见刘公。承差想罢假和气,说道是:“愚下失言了不成。”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老子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