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庆寿辰罗单相争 劫王杠咬金被捉
庆寿辰罗单相争 劫王杠咬金被捉
次日清晨,秦叔宝先到后边一个土地庙中,吩咐庙祝在殿上打扫,等候众人殿上吃酒。你想这班人,可在自家厅上久坐得的么?万一有衙门中人来撞见,如何使得?所以预先端整,一等拜完了寿,就在土地庙中吃酒。早饭毕,众人到了厅上,摆满寿礼,无非是珠宝彩缎金银之类。大家先与叔室见礼,然后请老伯母出来拜寿。叔室道:“不消,待小弟说知便了。”大家定要请见,叔宝只得请老母出房。秦母走到屏风后一张,见众人生得异相,不觉心惊,不肯出来。叔宝低声指道:“那青面的是单二员外,蓝脸的是程一郎,这一个是秀才柴绍,乃唐公的郡马。其余众人,都是好朋友,出去不妨。”
正在说话,外边程咬金性急,就走入内,看见秦母,就叫:“老伯母,小侄程咬金拜寿。”遂跪下去。秦母用手扶起,便问叔宝:“这就是程一郎么?”叔宝道:“正是。”秦母就问:“令堂近日可好么?”咬金道:“家母近来无病,饭也要吃,肉也要吃,叫侄儿致意伯母。”说罢,就请秦母出来。秦母不肯,咬金竟将秦母抱出厅来,对众人道:“我是拜过寿的了,你们大家一总拜吧。”众人齐说:“有理。”一齐跪下。秦母要回礼,被咬金一把按定,那里动得?只得道:“老身折福了!”叔宝在旁回礼,拜罢起身,叔宝又跪下,拜谢众友。秦母又致谢单雄信往日之情,雄信回称:“不敢!”秦母又向众人谢道:“今日老身贱辰,何德何能,敢劳列位前来,惠赐厚礼。叫老身何以克当?”众人齐说:“老伯母华诞,小侄等理当奉拜,些须薄礼,何足挂齿?”彼此礼毕,秦母入内去了。
叔宝请众人到土地庙来,进得山门,却是一块平坦空地。走入正殿,酒席早己摆设端整,一齐坐下吃酒。不多时,只见秦安来说道:“有节度使衙门中众旗牌爷来家拜寿,请大爷暂时回去。”叔宝忙起身说道:“家中有客,不得奉陪,烦咬金代我做主,小弟去去就来。”众人道:“请便。”叔宝竟自回去。
饮酒中间,咬金暗想,在席众友,惟有单雄情与罗成厉害。待我哄他二人,打一阵看看,有何不可。想罢,立起身来劝酒,劝到单雄信面前,低声道:“我通个信与你,罗成要打断你的肋子骨哩!”雄信吃惊道:“他为什么缘故?”咬金道:“他骂你坐地分赃的强盗头,倚着财主的势,不把他靖边侯公子放在眼内,把你肋子骨打断,这句话,是我亲耳听见的,好意来通知你,你须小心防备。”雄信听罢大怒。咬金复向众人劝过,劝到罗成面前,轻轻叫道:“罗兄弟,你可晓得么?雄信要搂出你的乌珠哩!”罗成道:“他为什么缘故?”咬金道:“他道你仗着公子的势,不把他放在眼内。要寻着事端,把你的乌珠搂出来,你须小心!”罗成听了,微微而笑。咬金依旧坐下,照前饮酒。两个心中越想越恼,各怀了打的念头。
少时换席,众人下阶散步,罗成在空地走了一转,回身入殿,雄信立在殿门,两下肩头一撞,罗成力大,把雄信哄的一声,仰后一交,直跌入殿内。众人吃了一惊,不知就里。雄信大怒,爬起来骂道:“小贼种,焉敢跌我!”罗成道:“青脸贼,我就打你,怕你怎的?”奔近前来,雄信飞起一脚踢去,早被罗成接住,提起一丢,有如小孩子一般,扑通响撩在空地上去了。众人上前劝解,那里劝得住?雄信被罗成抓住,按倒在地,挥拳便打。恰好叔宝走到,喝开罗成,扶起雄信。雄信道:“好打!好打!我怕你这小畜生难脱我手!”罗成道:“我不怕你这个坐地分贼的强盗!”叔宝喝道:“胡说,还要放屁!”罗成见表兄骂他,回身就走,竟到家中,拜别舅母,撇了张公瑾等七人,上马回河北去了。
秦母不知何故,忙着秦安来通知叔宝,叔宝大惊道:“如此一发成仇了!那一位兄弟去追他转来?”咬金道:“我去。”带了斧头上马追去。叔宝问为何相打,雄信就把咬金所言,说了一遍。尤俊达道:“这程咬金惯会说谎,你如何听他?”茂公道:“既如此,咬金追去,罗成决不转来。”叔宝道:“何以不转来?”茂公道:“他方才在内做鬼,若把罗成追转来,岂非对出是非来?要叫他追,是催他走了。”俊达道:“待我去追。”遂取双股托天叉,飞身上马赶去。
单表这程咬金追到黄土岗,看见王杠银子来了。原来杨林又起了十六万王杠,恐路中有失,亲自解来,这咬会那里知道杨林不是儿戏的?一见王杠便大叫道:“妙呵!大风来了!”遂摇斧高叫道:“来的留下买路钱!”这边罗芳看见认得,飞报老大王说:“前日长叶林劫王杠的响马又来了!”杨林闻言大怒,提起两根囚龙棒,飞马出来,喝问:“响马,你是陈达、尤金么?”咬金笑道:“我是程咬金,伙计尤俊达,不是陈达、尤金。你快把王杠送过来,免我动手!”杨林道:“你可晓得登州靠山王杨林么?”咬金道:“我不晓得什么靠山王、靠水王,照我的斧吧!”遂举宣花斧照杨林头上砍了过来。杨林大怒,把囚龙棒拦开宣花斧,伸过手来,一把扯住咬釜的围腰带,叫声:“过来吧!”遂提过马抛在地上,叫左右绑了。随后尤俊达赶到,见咬金被擒,飞马动叉,直奔上前。被杨林拦开,也擒过来,抛下绑了。
当下杨林就叫安营,发一枝令箭,着济南府中大小官员,并众马快手,前来听令。个个闻知,同文武官员忙出城来。单雄信等三十余人,也出城住在贾柳店内,打听消息。那文武官员一齐到了黄土岗营外候令。杨林唤历城县徐有德进营,有德闻唤入营,恭拜杨林。杨林问道:“你县里有一个马快秦琼么?”徐有德道:“有一个秦琼,现在营外候令。”杨林叫左右唤秦琼过来。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