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 拜圣人夸及仙子 排御驾送归绣云
拜圣人夸及仙子 排御驾送归绣云
紫霞自领玉旨后,与同群弟子静候仙府。府外童儿忽报凌虚、碧虚诸真人至,紫霞接入。凌虚询曰:“尔新登仙界弟子,可曾拜及三教否?”紫霞曰:“俟入了绣云阁,然后到各圣殿下拜之。”凌虚曰:“玉旨四处传宣,言及送尔弟子归阁,诸圣都要排驾。不先往拜,如何使得耶?且于送归时见了三教圣人参拜,亦甚不安。可速命三缄领及弟子,到三教五相群仙府内拜谒一遭。”紫霞曰:“若非真人言及,几乎忘之。”当传三缄,言及是事。又命正心、复礼二子为前导,先从至圣殿下,次及文佛、道祖殿下。拜见后,三圣无不夸奖。即此一日,已将圣神仙佛概行拜毕,仍归紫霞仙府。诸真见三缄师徒于普天宫殿俱已拜完,驾动彩云,亦各归去。
到了次日,三教圣人以及众相众仙,各排执事,东西王母亦排御驾焉。上皇排下幢幡千道,宝盖千重。仙鹤、仙象、仙狮、仙虎、仙龙为前队;日月宫扇、豹尾旗帜、遮天宝伞为二队;雷公、电母、各方五伯为三队;十大元帅为四队;上、中、下三界神王为五队;群仙为六队;群真为七队;首相、亚相、内相、副相、玄天上帝,各排执事为八队;东岳天子、森罗天子、酆都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各排执事为九队;瑶池王母所排执事为十队。只见旗幡到处,瑞气腾腾,仙佛临时,毫光闪闪。后排七十架五彩云车,新成仙子依次而坐。云车后仙乐齐鸣,竟送至绣云阁中。阁中中门自开,其内仙花满园,五色云霞结成华阁。群圣、群佛、群贤、群真、群仙、群神将三缄师徒送入此阁。阁内宴已设齐,焦太师向诸圣、诸佛等言曰:“上皇有旨,遣吾代新成仙子设宴,以待圣神仙佛。”诸圣神仙佛于是在阁畅饮一日而归。
《绣云阁》之结局如此。至混元、蛛虎、转心、野马于三十余年后炼就慧剑四柄:一名正心,一名诚意,一名尽性,一名登伦,将三千六百旁门概行斩尽,仍为三缄度去,终成仙品。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