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 拜圣人夸及仙子 排御驾送归绣云
拜圣人夸及仙子 排御驾送归绣云
紫霞自领玉旨后,与同群弟子静候仙府。府外童儿忽报凌虚、碧虚诸真人至,紫霞接入。凌虚询曰:“尔新登仙界弟子,可曾拜及三教否?”紫霞曰:“俟入了绣云阁,然后到各圣殿下拜之。”凌虚曰:“玉旨四处传宣,言及送尔弟子归阁,诸圣都要排驾。不先往拜,如何使得耶?且于送归时见了三教圣人参拜,亦甚不安。可速命三缄领及弟子,到三教五相群仙府内拜谒一遭。”紫霞曰:“若非真人言及,几乎忘之。”当传三缄,言及是事。又命正心、复礼二子为前导,先从至圣殿下,次及文佛、道祖殿下。拜见后,三圣无不夸奖。即此一日,已将圣神仙佛概行拜毕,仍归紫霞仙府。诸真见三缄师徒于普天宫殿俱已拜完,驾动彩云,亦各归去。
到了次日,三教圣人以及众相众仙,各排执事,东西王母亦排御驾焉。上皇排下幢幡千道,宝盖千重。仙鹤、仙象、仙狮、仙虎、仙龙为前队;日月宫扇、豹尾旗帜、遮天宝伞为二队;雷公、电母、各方五伯为三队;十大元帅为四队;上、中、下三界神王为五队;群仙为六队;群真为七队;首相、亚相、内相、副相、玄天上帝,各排执事为八队;东岳天子、森罗天子、酆都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各排执事为九队;瑶池王母所排执事为十队。只见旗幡到处,瑞气腾腾,仙佛临时,毫光闪闪。后排七十架五彩云车,新成仙子依次而坐。云车后仙乐齐鸣,竟送至绣云阁中。阁中中门自开,其内仙花满园,五色云霞结成华阁。群圣、群佛、群贤、群真、群仙、群神将三缄师徒送入此阁。阁内宴已设齐,焦太师向诸圣、诸佛等言曰:“上皇有旨,遣吾代新成仙子设宴,以待圣神仙佛。”诸圣神仙佛于是在阁畅饮一日而归。
《绣云阁》之结局如此。至混元、蛛虎、转心、野马于三十余年后炼就慧剑四柄:一名正心,一名诚意,一名尽性,一名登伦,将三千六百旁门概行斩尽,仍为三缄度去,终成仙品。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