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杜娘子大破妖党 马赛英火烧番营
杜娘子大破妖党 马赛英火烧番营
却说重阳女等来到阵前,正遇番将白圣将,挺枪纵骑,宜冲宋阵,重阳女举双刀奋勇来迎。两马相交,喊声大振。战了数合,白圣将力怯,拨马便走。孟辛怒曰:“待捉此将,以为吾妹报仇。”舞锤拍马,当中截战。穆桂英看见,抽矢挽弓,指定敌将射去,正中心窝,孟辛应弦而倒。宋兵乘势杀进。重阳女赶上,把白圣将一刀砍落马下。番兵被杀死一半,其余抛戈弃甲,各走回本国。委弃辎重,不计其数,重阳女又胜一阵,周夫人不胜之喜。
消息传入西番营中,三太子大惊曰:“不想女将有如此英雄,一连杀胜二国。汝众人谁敢退敌?”天神进曰:“殿下勿慌,小可部兵出战,务斩宋将而回。”三太子允行,即付精兵二万。柬天神部兵出阵前,勒马横乾大叫曰:“宋将强者来敌,弱者不如早退。”话声未绝,南阵上旌旗开处,一员女将骤马舞刀来迎,威风凛凛,视之,乃耿金花也。正是:逞威惟仗追风马,斩将全凭偃月刀。大骂:“番奴速退,免污吾刀。”即纵骑直奔番将。束天神举朝交还。两马相交,二人战到垓心。有诗为证:
征云黯黯乾坤暗,杀气漫漫日月昏。
逆贼敢当豪杰将,还看今日定输赢。
二将一来一往,斗不数合,束天神佯败而走,耿金花乘势追进。天神引得敌兵入阵,念动妖言,狂风拔木,日月无光,半空中魔君无数杀来。金花大惊,勒马回走。宋兵大败一阵,死者无数。天神收军还营。耿金花走入军中,见周夫人,道知怪异之事。夫人曰:“西方常出妖党,有如此之术。谁敢出兵迎敌?”杜夫人进曰:“妾身须往擒此妖党,”穆桂英亦请同行。周夫人大喜曰:“汝等若能破此妖术,则功勋可垂万世。”即付兵一万。
二人部兵杀出,正遇束天神在阵前扬威索战。杜夫人一骑当先,大骂:“妖人休走!”天神笑曰:“杀败之将,尚来寻死那?”即舞戟纵骑,直冲宋阵。杜夫人挺枪迎战。两下呐喊。二人战上数合,天神佯败迟走,引杜夫人追来,作起妖法,念几句口号,忽天昏地暗,狂风怒起,空中四十九个黑煞魔君,各执利刃飞下。宋兵惊慌。杜夫人怒曰:“汝之邪法,只好惊吓他人,敢在我跟前舞弄?即诵动九华真人秘诀,一伏时,雷声霹雳,满室尽是火球,将魔君悉皆烧绝,天地复明。宋兵倍勇,如潮而进。天神气势颓败,慌张无计,正待吐气逃走,穆桂英抛起飞刀,斩落阵内。所部番兵,屠戮殆尽。桂英欲乘势攻入番垒,杜夫人曰:“且回兵,与主帅商议进取。”桂英乃收军还营。
是时,败军走报三太子,说知束天神被宋将所杀。三太子闻天神失手,顿足惊曰:“天神有如此善战之术,今尚死于宋家女将,正所谓勇将不离阵上亡也,令人何以为什?”殷奇曰:“太子勿虑,犹有五垒军马未动,明日保着殿下,与宋人决一胜负,便见端的。”太子依其议,下令部落,倾壁而出。
缉探报人宋营中:“番人长驱而来,欲与我兵大战。”周夫人听得,聚集女将议曰:“胜败在此一举。可先令刘青入金山笼,报知宗保,约定明日从内攻出,方好调遣。”刘青应命去了。周夫人唤过黄琼女曰:“汝引步兵一万,与彼交战,引敌人至雄州城下,吾自有兵来应。”黄琼女领计去了。又唤过董月娥曰:“汝引马军五千,与邹兰秀于城拗两旁埋伏,信炮一起,乘势杀出。”董月娥与邹兰秀亦领兵而去。又唤过马赛英曰:“汝引轻骑五千,各带火具,候交兵之际,焚其营寨。”赛英承命而行。又令杜夫人率后军应之。周夫人分拨已定。
次日,鼓罢三通,宋兵出动。黄琼女勒马阵前索战。西阵殷奇一骑先出,手执利斧大叫:“宋将速退,尚保残生。若来强战,管教你片甲无存。”黄琼女怒曰:“汝等已被我军屠戮殆尽,尚夸大言那?”即舞刀直取番帅。殷奇绰斧迎敌。而下金鼓齐鸣,喊声大振。黄琼女诈败而走,殷奇驱众追来。将近城壕,宋营中信炮并起,董月娥、邹兰秀二支伏兵齐起,万弩俱发,番众溃乱。
殷奇知有埋伏,勒马杀回。穆桂英从中杀进,冲开番阵,三太子之众,各不相顾。马赛英轻兵已出其阵后,放起烈火,正值东风骤起,霎时间烟焰涨天,满营皆着。番骑报道:“宋兵已焚寨壁。”三太子惊得魂飞魄散,弃敌而逃。殷元帅见势不利,口念邪偈,怀中取出聚兽牌,望空敲动,忽一声震烈,四下黑雾中,涌出一群猛兽,尽是豺狼虎豹,冲入阵中。宋人个个失色,各回马逃生。
杜夫人望见宋阵披靡,即念起真言,满空中火焰齐下,将猛兽烧得四分五落。番众倒戈弃甲而逃,恰如残云风扫,病叶经霜。殷元帅拼死杀出重围,正走之际,杨秋菊一箭当弦,正射中殷奇左眼,落马而死。
是时,金山笼杨宗保等望见火起,刘青引兵杀出。呼延显鼓勇争先,恰遇汪蛟,交马只一合,刺于马下,部下番兵,杀死大半。穆桂英、黄琼女二骑,直进金山脚下,与宗保合兵一处,乘势追赶,杀得番众尸横散野,血满如川。夺得牛马辎重,不计其数。有诗为证:
四面干戈战阵连,杨门勇将定中原。
番人弃甲抛戈遁,正是英雄效力年。
宋军已获全胜,惟呼延达先被番人所杀,周夫人乃收回众军。城中已开门迎接,周夫人以军马屯止城下,自与宗保入府中相会,宗保拜曰:“不是姆婶齐心克敌,宗保几至颠危。此一回足洗困辱矣。”周夫人曰:“圣上以侄被困,无人押兵赴救,令婆怀忧终日,我等只得前来救应,不意剿尽敌兵也。”宗保曰:“机会难再。此去西番连州城,数日程途,莫若乘此破竹之势,直捣其境,擒取国王以献,千载一遇,不可失也。”周夫人曰:“间外之事,君命有所不受。但可利于国者,行之无妨。吾意正待如此。”即下令进兵,以取连州城。众人得令,各整备起行。次日平明,三军望西番征进。
是时,三太子望僻路走回,奏知李穆王:“殷元帅并二国借兵,尽被杨门女将剿灭殆尽;即日人马长驱来取连州。”穆王听罢,神魂飞坠,拍案悔曰:“早不听柯丞相之言,致有今日之祸。”道未罢,传报:宋兵将连州城团围三匝,水泄不通。穆王下令众部落,婴城坚守,与文武商议迎敌之计。柯自仙奏曰:“宋兵声势甚盛,我之大将尽皆授首,今日那个敢再战?”王未应,忽珠帘后一人进曰:“小妾愿部众以退宋兵。”众视之,乃王长女金花公主也。穆王曰:“只恐汝不是宋人之敌。”公主曰:“儿幼年曾学武艺,何倒自己志气?儿若与之交锋,
自有方略破之。”王允奏,即付兵二万。公主得命,次日,部众开西门出战。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