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昔坡公尝强人劭平鬼;辞曰无有,则曰"姑妄言之"。汉《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为也。"由是言之,何必引经据典而自诩为鬼之董狐哉?吾闻诸:天有鬼星;地有鬼国;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卢充有鬼妻,生鬼子;《吕览》载黎邱奇鬼;《汉书》记嫠亭冤鬼;而尺郭之朝吞恶鬼三千,夜吞八百,以鬼为饭,则较钟进士之啖鬼尤甚。然或者造无为有,典而不典。若乃"三年伐鬼",则见于《书》;"一车载鬼",则详于《易》;"新鬼大,故鬼小",则著于《春秋》。岂知韩昌黎之送穷鬼,罗友之路见揶揄鬼,借题发挥,一味捣鬼而已哉?今过路人务以街谈巷语,记其道听途说,名之曰《何典》;其言则鬼话也,其人则鬼名也,其事实则不离乎开鬼心,扮鬼脸,怀鬼胎,钓鬼火,抢鬼饭,钉鬼门,做鬼戏,搭鬼棚,上鬼当,登鬼箓,真可称一步一个鬼矣。此不典而典者也。吾只恐读是编者疑心生鬼,或入街鬼窠路云。太平客人题。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