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金雯青
金汮,字雯青,是同治五年的状元,娶红极一时的名妓傅彩云为妾。故事起源于金雯青途经上海,在一品香宴集上面对那些学贯中西的新潮人物深感触动。此后他任清政府使节,踏上德国萨克森号轮船,在柏林、圣彼得堡,反而由于旧时代知识分子的约束使他的茫然无措,每日杜门谢客,蛰居书室。这位攀上中国科名高峰的状元,最终被其爱妾活活气死。
金雯青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在他身上,具备一般旧文人的优点和劣习,诗词文赋无所不通,也有蕊宫榜首的艳遇。然而金雯青使他一出场便面临尴尬处境:置身于充斥着西洋文化的上海,金雯青作为旧时文人茫然无措。冯桂芬的引导及自身的窘迫经历使金雯青真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适应时代的变化。然而金雯青只是随波逐流者,他并没有救国危亡的自觉意识,他的接受新学多少带有几分投机的性质,更多地出于明哲保身的意味,所以难逃悲剧收场面的结局。
金雯青的自相矛盾性格是晚清文人和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时期心理裂变的结果。他在两性关系上的态度和际遇充分表现了其在新旧观念冲突下的矛盾。他既向往不同于旧观念的两情相悦、彼此相惜的爱情,又抵挡不了情色的诱惑。他既视女子为玩物,又心甘情愿被女子戏弄欺骗,并因此走向万劫不复。金雯青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情场上,都成败北者。
傅彩云
傅彩云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她出身卑微,沦落风尘,成为姑苏城中艳名大噪的花魁。她与雯青一见如故,从此宠擅专房。后随雯青远赴欧西各国,俨然命妇,又兼能操外语,出入宫廷和社交场合,赢得放诞美人的芳名。状元郎金雯青对地位卑贱的傅彩云可谓一见钟情。而在傅彩云不停给金雯青带绿帽子,还给气急攻心的金雯青一顿抢白之后,金雯青竟然无言以对,心里热一阵冷一阵,面上红一回白一回。当金雯青对受对新旧思想困扰的时候,,傅彩云却能毫无拘谨地展示和放纵自己,发挥自己潜能,表现了胆识和自信。傅彩云对金雯青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金雯青即使被傅彩云玩弄于股掌之中,仍将后者视为精神的支柱,不肯放弃,甚至枉送了自己的性命。傅彩云对于金雯青的死虽也因哀生悔,觉得对不起金雯青,但日月一天天的走,悲痛也一点一点的减,终觉不守节,去自由,在她是天经地义的办法,不必迟疑的。在短暂的伤痛之后,又恢复爱热闹,寻快活的坏脾气。对比金雯青的迂腐和无能,,在仍然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末期,傅彩云这个形象的意义并不全在谴责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人的意识的觉醒。
威毅伯
《孽海花》借鉴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以写实笔法评说事件、权衡人物。即使对威毅伯这样的人物,亦绝非一概骂倒,既写他在甲午海战中负有因循坐误的历史责任,又不是把失败的全部责任统统归咎于他,西太后挪用一国命脉所系的海军经费,威毅伯又如之奈何呢?既写他害怕开战的胆怯心理,又写他的知己知彼、老成持重。既写他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而遭到国人唾骂,又从深层次写出签约的根源在于国家的贫弱。,在作者笔下,威毅伯不是一个被简单化、脸谱化了的人物,而是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的艺术形象。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