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负情侬传
万历间,浙东李生,系某藩臬子,入资游北雍,与教坊女郎杜十娘情好最殷。往来经年,李资告匮,女郎母颇以生频来为厌。然而两人交益欢。女姿态为平康绝代,兼以管弦歌舞妙出一时,长安少年所借以代花月者也。母苦留连,始以言辞挑怒,李恭谨如初。已而声色竞严。女益不堪,誓以身归李生。母自揣女非己出,而故事:教坊落籍非数百金不可,且熟知李囊中空无一钱,思有以困之,令愧不办,庶自亡去。乃翰掌诟女曰:“汝能怂郎君措三百金畀老身,东西南北唯汝所之。”
女郎慨然曰:“李郎落魄旅郧,办三百金不难。顾金不易聚,倘金聚而母负约,奈何?”
母策李郎穷途,侮之,指烛中花笑曰:“李郎若携金以入,婢子可随郎君而出。烛之生花,谶郎之得女也。”
遂相与要言而散。
女至夜半悲啼,谓李生曰:“君游资,固不足谋妾身,然亦有意于交亲中得缓急乎?”
李惊喜曰:“唯!唯!向非无心,第未敢言耳。”
明日,故为束装状,遍辞亲知,多方乞贷。亲知咸以沈缅狭斜积有日月,忽欲南辕,半疑涉妄,且李生之父怒生飘零,作书绝其归路,今若贷之,非为无所征德,且索负无从,皆援引支吾。生因循经月,空手来见。女中夜叹曰:“郎君果不能办一钱耶?妾褥中有碎金百五十两,向缘线裹絮中。明日,令平头密持去,以次付妈。此外非妾所办,奈何?”
生惊喜,珍重持褥而去。因出褥中金语亲知。亲知悯杜之有心,毅然各敛金付生。仅得百两。生泣谓女:“吾道穷矣,顾安所措五十金乎?”
女雀跃曰:“毋忧,明旦妾从邻家姊妹中谋之。”
至期,果得五十金。合金而进。妈欲负约,女悲啼向妈曰:“母曩责郎君三百金,金具而母失言;郎持金去,女从此死矣。”
母惧人金俱亡,乃曰:“如约。第自顶至踵,寸珥尺素,非汝有也。”
女欣然从命。明日,秃髻布衣,从生出门,过院中诸姊妹作别。诸姊妹咸感激泣下,曰:“十娘为一时风流领袖,今从郎君蓝缕出院门,岂非姊妹羞乎?”
于是,人各赠以所携。须臾之间,簪衣履,焕然一新矣。诸姊妹复相谓曰:“郎君与姊千里间关。而行李曾无约束。”
复各赠以一箱。箱中之盈虚,生不能知;女亦若为不知也者。日暮,诸姊妹各相与挥泪而别。女郎就生逆旅,四壁萧然,生但两目瞪视几案而已。女脱左膊生绢,掷朱提二十两,曰:“持此为舟车资。”
明日,生办舆马出崇文门,至潞河,附奉使船。抵船,而金已尽。女复露右臂生绡,出三十金,曰:“此可以谋食矣。”
生频承不测,快幸遭逢,于是自秋涉冬,嗤来鸿之寡俦,诎游鱼之乏比,誓白头则皎露为霜,指赤心则丹枫交炙,喜可知也。
行及瓜州,舍使者艅艎,别赁小舟,明日欲渡。是夜,璧月盈江,练飞镜写,生谓女曰:“自出都门,便埋头项;今夕专舟,复何顾忌?且江南水月,何如塞北风烟?顾作此寂寂乎?”
女亦以久淹形迹,悲关山之迢递,感江月之交流,乃与生携手月中,趺坐船首。生兴发,执卮,倩女清歌,少酬江月。女婉转微吟,忽焉入调。乌啼猿咽,不足以喻其悲也。有邻舟少年者,积盐维扬,岁暮将归新安,年仅二十左右,青楼中推为轻薄祭酒。酒酣闻曲,神情欲飞,而音响已寂,遂通宵不寐。黎明,而风雪阻渡。新安人物色生舟,知中有尤物。乃貂帽复绹,弄形顾影。微有所窥,即扣舷而歌。生推蓬四顾,雪色森然。新安人呼生稍致绸缪,即邀生上岸,至酒肆论心。酒酣,微叩公子:“昨夜清歌为谁?”
生俱以实对。复问公子:“渡江即归故乡乎?”
生惨然告以难归之故:“丽人将邀我于吴越山水之间。”
杯酒缠绵,无端尽吐情实。新安人愀然谓公子:“旅靡芜而挟桃李,不闻明珠委路有力交争乎?且江南之人最工轻薄,情之所锺,不敢爱死。即鄙心时时萌之,况丽人之才,素行不测。焉知不借君以为梯航,而密践他约于前途?则震泽之烟波,钱塘之风浪,鱼腹鲸齿,乃公子一杯三尺也。抑愚闻之,父与色孰亲?欢与害孰切?愿公子之熟思也。”
生始愁眉,曰:“然则奈何?”
曰:“愚有至计,甚便于公子,顾公子不能行耳。”
公子曰:“为计奈何?”
客曰:“公子诚能割厌余之爱,仆虽不敏,愿上千金为公子寿。得千金,则可以归报尊君;舍丽人,则可以道路无恐。幸公子熟思之。”
生既漂零有年,携影挈形,虽鸳树之诅,生死靡他;而燕幕之栖,进退维谷。羝藩狐济,既猜月而疑云。燕啄龙漦,更悲魂而啼梦。乃低首沉思,辞以归而谋诸妇。遂与新安人携手下船,各归舟次。
女挑灯俟生小饮,生目动齿湿,终不出辞,相与拥被而寝。至夜半,生悲啼不已,女急起坐,抱持之曰:“妾与郎君处,情境几三年,行数千里,未尝哀痛,今日渡江,正当为百年欢笑,忽作此面向人,妾所不解。抑声有离音,何也?”
生言随涕兴,悲因情重,既吐颠末,涕泣如前。女始解抱,谓李生曰:“谁为足下画此策者?乃大英雄也!郎得千金,可觐二亲;妾得从人,无累行李。发乎情,止乎礼义。贤哉!其两得之矣。顾金安在?”
生对以:“未审卿意云何,金尚在是人箧内。”
女曰:“明早亟过诺之。然千金重事也,须金入足下箧中,妾始至是人舟内。”
时夜已过半,即请起,为艳装。曰:“今日之妆,迎新送旧者也,不可不工。”
计妆毕,而天亦就曙矣。新安人已刺船李生舟前,得女郎信,大喜曰:“请丽卿妆台为信。”
女忻然谓李生:“畀之。”
即索新安人聘资过船,衡之无爽。于是,女郎起自舟中,据舷谓新安人曰:“顷所携妆台中,有李郎路引,可速检还。”
新安人急如命。女郎使李生:“抽某一箱来。”
皆集凤翠霓,悉投水中,约值数百金。李生与轻薄子及两船人,始竞大咤。又指生抽一箱,悉翠羽、明珰、玉箫、金管也,值几千金,又投之江。复令生抽出某革囊,尽古玉紫金之玩,世所罕有,其偿盖不赀云,亦投之。最后,惎生抽一匣出,则夜明之珠盈把。舟中人一一大骇,喧声惊集市人。女郎又欲投之江,李生不觉大悔,抱女郎恸哭止之。虽新安人亦来劝解。女郎推生于侧,而啐骂新安人曰:“汝闻歌荡情,遂代莺弄舌,不顾神天;剪绠落瓶,使妾将骨殷血碧。妾自恨弱质,不能抽刀向伧。乃复贪财,强求萦抱。何异狂犬方事趋风,更欲争骨。妾死有灵,当诉之神明,不日夺汝人面。只妾藏形贻影,托诸姊妹蕴藏奇货,将资李郎归见父母也。今畜我不卒而故暴扬之者,欲人知李郎眶中无瞳耳。妾为李郎,涩眼几枯,翕魂屡散;李郎事幸粗成,不念携手而倏溺如簧,畏多行露,一朝捐弃,轻于残汁。顾乃婪此残膏,欲收覆水,妾更何颜而听其挽鼻!今生已矣!东海沙明,西华黍垒,此恨纠缠,宁有尽耶!”
于是舟中崖上,观者无不流涕,骂李生为负心人,而女郎已持明珠赴江水不起矣。
当是时,目击之者,皆欲争殴新安人及李生。李生暨新安人各鼓枻分道逃去,不知所之。噫!若女郎,亦何愧子政所称烈女哉!虽深闺之秀,其贞奚以加焉!
宋幼清曰:余于庚子秋闻其事于友人。岁暮多暇,援笔叙事。至“妆毕而天已就曙矣”,时夜将分,困惫就寝,梦披发而其音妇者谓余曰:“妾羞令人间知有此事。近幸冥司见怜,令妾稍司风波,间豫人间祸福。若郎君为妾传奇,妾将使君病作。”
明日,果然。几十日而间。因弃置筐中。丁未,携家南归,舟中检笥稿,见此事尚存,不忍湮没,急捉笔足之,惟恐其复祟,使我更捧腹也。既书之纸尾,以纪其异;复寄语女郎:“传已成矣,它日过瓜州,幸勿作恶风浪相虐。倘不见谅,渡江后必当复作。宁肯折笔同盲人乎?”
时丁未秋七月二日,去庚子盖八年矣。舟行卫河道中,距沧州约百余里。不数日,而女奴露桃忽堕河死。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