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熟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祝之曰:“汝若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遍拜众人者,真往。”牛涕殒如雨,遂拜不止。值冲醉,不得启,遂杀牛。冲醉止,得启,冲闻之叹息,召督痛加鞭罚。
护军琅琊王华有一牛,甚快,常乘之。齿已长,华后梦牛语之曰:“衰老不复堪苦。载二人尚可,过此必死。”华谓偶尔梦,与三人同醉载还府,牛果死。
曲阿虞眩所居宅内有一皂树,大小围高十余丈,枝条扶疏,荫覆数家,诸鸟依其上。眩令奴斫上枝,因坠殆死,空中有骂詈者,言“虞眩,汝何意伐家居”,便以瓦石推掷,大小并委顿如屯,一年便消灭。
殷仲宗以隆安初入蜀,为毛璩参军。至涪,夜群暮宿在亭屋中,忽有一鬼,体上皆毛,于窗棂中执仲宗臂。仲宗大呼,左右来救之,鬼乃去。
石虎时,太极殿图贤人之象,头缩入肩中。
义兴周起出为谢每司马,在江陵。妻许氏在家,夜遥见屋里白光,一死人头在地,血流甚。大惊怪,即便失去。后起被法。
太原王仲德,年老。少时遭乱避胡贼,绝粒三日。草中卧,忽有人抉其头,呼云“可起陷枣”。王便寤,瞥见一小儿长四尺,即隐,乃有一囊乾枣在前,啖之小有气力,便起。
河南人赵良,与其乡人诸生之长安。至新安界,遇霖雨粮乏,相谓曰:“饥那得美食邪!”应时羹饭具备,有人声,语云:“进疏食。”众取啖之,各得饱。
谢安、石当桓温之世,恒惧不全。夜忽梦乘桓车,行十六里,见白鸡而止,不得复前。莫有解此梦者。及温后代居宰相,历十六年,得疾,安方悟云:“十六里者,十六年。见鸡住者,今太岁在西。吾病殆将不起乎。”少日而卒。
蔡廓作豫章郡,未发,大儿始迎妇在路,次儿欲妇度舡,衣挂舡头,遂堕水,即没。徐羡之作扬州,登敕两岸,厚赏渔人及昆,命其寻觅,至二更不得。妇哀泣之间,仿佛如梦闻而告之曰:“吾今在卿舡下。”以告婢,婢白之。令水工没觅,果见尸坐在舡下。初出水,颜色如平生。
宫亭湖边傍右间有石数枚,形圆若镜,明可鉴人,谓之“石镜”。后人过,以火燎一枚,其人眼遂失明。
晋义熙中,羌主姚略坏洛阳沟取砖,得一双雄鹅,并金色,交颈长鸣,声达九皋。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神爽。殊绝常鹰,故为猎于云梦。置网布野,烟烧涨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远视云际,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耶?”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凝翔鲜白,不辨其形,鹰便竦翮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堕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两口边有黄,人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重赏之。
项县民姚牛,年十余,父为乡人所杀。牛卖衣市刀,图欲报仇。后手刃之于众中。吏捕得,官长深矜孝节,为推迁其事,会赦得免。后令出猎,逐鹿入草,草右有深井数处,马将趋之,忽见一老举杖击马,马惊避,不得及鹿。令怒引弓将射之,老曰:“此中有井,恐君堕耳。”令曰:“汝为何人?”老跪曰:“民姚牛父也。感君活牛,故来谢恩。”因灭不见。令感,在官数年,多惠于民。
桂阳罗君章,二十许,都未有意学问。常昼寝,梦得一鸟卵,五色杂光,不似人间物。梦中因取吞之,于是渐有志向,遂更勤学,读九经,以清才闻。
句华人至东海野还,暮不至门,见路傍有小屋,灯火相应。投寄宿,有一小女不欲与丈夫共宿,呼邻家女自伴,夜去弹琴箜篌。至晓,此人射去,问其姓字,女不答,弹弦而歌曰:“连绵葛上帘,一缓复一ㄌ。欲知我姓名,姓陈名阿登。”
乐安县事故经荒乱,人民饥死,枯体填地。每至天阴将雨,辄吟呻叹声,聒耳如蛙。
建德民卢敬如厕,有一人授手内草与之,不睹其形,如此非一遇。后至厕,久无送者,但闻户外斫声。窥之,正见死奴与死婢争先进草,奴适在前,婢便于后挝之,由此辄两相击。食顷,敬欲出,婢、奴阵势方未已,乃厉声叱之,奄如火灭,自是遂绝。
桓大司马镇赭圻时,有何参军,晨出,行于田野中,溺死人髑髅上。还,昼寝,梦一妇人语云:“君佳人,何以见秽污!暮当令知之。”是时有暴虎,人无敢行及夜出者。何常穴壁作溺穴,其夜趋穴欲溺,虎来咬断阴茎,即死。
晋孝武帝母李太后,本贱人,简文无子,曾遍令善相者相宫人,李太后给皂役,不豫。为相者指之:“此当生贵子,而有虎厄。”帝因幸之,生孝武。及会稽王道子既登尊位,服相者之验,而怪有虎害,且生所未见。乃令人画作虎象以厌之,因以手抚欲打虎戏,便患手肿痛,遂以疾崩。
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结构巧丽,穷尽神工。横光岩渚,竦曜星汉。其内有金几雕文备制,上有百味之食。
王伯阳亡,其子营墓,得三漆棺,移置南冈。夜梦鲁肃嗔云:“当杀汝父。”寻复梦见伯阳公、鲁肃与弟争墓。后于坐褥上见数升血,疑鲁肃杀之故也。墓今在长广桥东一里。
寻阳参军梦一妇人前跪,自称:“先葬近水,沦没。诚能见救,虽不能富贵,可令君薄免祸。”参军答曰:“何以为志?”妇人曰:“君见渚边上有银钗,即我也。”参军明旦觅,果见一毁坟,其上有钗。移置高燥处。却十余日,参军行至东桥,牛奔直趣水,垂堕,忽转正,得无恙也。
有人相羊叔子父墓有帝王之气,叔子于是乃自掘断墓。后相者又云“此墓犹当出折臂三公”。叔子止骑乘,及为襄阳县督,盘马落地,遂折臂。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