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战争、死亡、疾病、饥饿是书中重复的主题,乐安县故市经荒乱,人民饿死,枯骸填地,每至天阴将雨,辄闻吟啸呻叹,声聒于耳,晋永嘉之乱,郡县无定主,强弱相暴。宜阳县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余口,为长沙贼所攻……娥,与贼相格。贼缚娥驱至溪边,将杀之。娥仰天呼曰:‘皇天宁有神不, 我为何罪'而当如此。因奔走向山,山立开,娥遂隐不复出晋太元中,县内病死者数千人等描写在书中十分突出。有八十多篇都描述了各类死亡,,其中一条甚至讲到颖川人因逢汉末大乱将避难他郡,有七八岁幼女,不能涉远,竟被抛弃在破旧的古冢中。婚恋题材也是《幽明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四十多篇,有人神恋、人鬼恋、人妖恋等类型。
儒家的忠君思想常有表露,比如其中一条谈到羊祜为了维护对帝王的忠诚,不惜自掘断墓,导致儿子夭折。恭顺也备受推崇,如书中王明儿发表了欲求多福者,正当恭顺,尽忠孝,无恚怒,便善流无极的观点。玄学思想也时有反映,比如第156篇讲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宠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玄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处宗与鸡日夕谈玄不辍的滑稽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玄风的盛极一时。,宣扬佛教宗教思想的篇章也颇多,如第253篇《罗刹》讲宋时有一国,与罗刹相近,罗刹数入境,食人无度,国王与罗刹约定定期由各家送人与之,有一奉佛家独子当行,因其家信佛,其子以佛威神力大,鬼不得近,而免。
总的来说,《幽明录》中故事的体裁有地理博物体、杂史杂传体、谈佛论道体几种。其中多数作品都短小简洁,缺少细节,但描写文雅细腻。《水底弦歌》《采菱女》 《狸说经》《郭长生》《费升》《陈阿登》《鱼腹丹文》和《方山亭魅》等篇章中还引用了诗歌。《幽明录》继承了传统的仙怪题材,但也有创新,尤其是在鬼怪的人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使作品更有现实感。
- 推荐作品:
- 史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