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篇1130则。其上卷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4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今世说》《明语林》等都是仿《世说新语》之作,称之世说体。一说晏殊删并《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成书以后,刘孝标等人皆为之作注,今仅存刘孝标的注本。
《世说新语》的语言清微简远、言约旨近、冷峻隽永,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首先,典雅与通俗。《世说新语》语言雅俗兼备,所记魏晋人物言语之玄远高雅,多义深意隽,耐人寻味。一方面,魏晋名士品人论事,以雅为美。以雅组成的褒义短语随处可见。其次,机智与幽默。《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名士思想解放,感情丰富,精神自由,智慧卓越,又勇于并且急于表达自己的感情,阐发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清谈的熏陶之下,他们长于思辩、善于应付,富于机智性和幽默感。最后,白描与修辞。《世说》叙事、记言乃至刻画人物形象,主要运用白描手法,用质朴的语言,简洁地勾勒物象,传神写照,言约旨远。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