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源流
唐及以前
《世说新语》虽撰于南朝刘宋之时,然唐前传本今皆无存。据宋汪藻《世说叙录》可知,其时有陈扶本、激东卿本等版本。又据刘孝标注文中一本、一作、诸本、众本等语,可见《世说》在唐前已广为流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系日本明治十年发现于京都东寺,后割裂为五,分藏五人。罗振玉设法使分者复合,并于民国五年影印之。该残卷起于规箴第十,终于豪爽第十三。其中,规箴24则,捷悟7则,夙惠7则,豪爽13则,,共51则。罗振玉影印本后有罗氏书神田醇跋、杨守敬跋及罗振玉跋。
宋元
宋元为《世说新语》盛行的时代。据汪藻《世说叙录》载,其时便有晁氏本、钱氏本、晏氏本、王氏本、黄氏本、章氏本、舅氏本、颜氏本、张氏本、韦氏本、邵氏本、李氏本等十余种版本;可惜今皆无存。其中,晏氏本很可能是如今通行三卷本的祖本。
宋代流传较广较持久者有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和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绍兴本今存两部,均藏于日本,一为前田侯所藏,已影印回国,一为宫内厅所藏。此本曾经晏殊删定,再经董氏整理,便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三卷三十六篇的通行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为新定郡守时重刻此书,次年又于湘中重刻,是为宋淳熙本,该本今已无存。淳熙本原为清初徐乾学传是楼所藏,清人蒋篁亭、沈宝砚曾有校记。
宋末元初,有刘辰翁、刘应登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批点。元刊刘氏批点本《世说新语》8卷现已无存,唯日本尚有残本。其评点在明凌蒙初作为刊本保存了下来。
明代
明代《世说新语》空前盛行,保存至今的版本,据不完全统计,竟有26种之多。这主要是王世贞、王世懋兄弟将何良俊《何氏语林》与刘义庆《世说新语》删并合刊,大大扩充了《世说新语》的影响。另外,凌瀛初、凌蒙初兄弟刊行刘辰翁批点本、太仓王氏刊行李卓吾批点本也对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明代刊行的《世说新语》,大体有三个系统:普通本系、批点本系、《世说新语补》系。
A、普通本系
正德四年赵俊刻《世说新语》8卷。此为现存最早明刻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嘉靖十四年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3卷,并附有陆游跋语。此本与绍兴本篇目一致,仅将上、中、下三卷每卷复分上、下,成为6卷本。此本在明刻诸本中最为善本。
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沙溪重刻《世说新语》6卷。此本为袁本之裔本。
嘉靖年间毛氏金亭刻《世说新语》6卷。北京大学有藏。
万历七年管大勋刻《世说新语》3卷。
万历二十四年吴瑞征刻《世说新语》8卷。此本无刘孝标注,未知其所自。
万历二十五年赵氏野鹿园刻《世说新语》3卷。
万历三十二年邓原岳刻《世说新语》3卷。
万历三十七年周氏博古堂刻《世说新语》3卷。北京大学有藏。
万历年间陶珙校注本。藏社科院语言所。
明吴中珩、黄之寀校刻本《世说新语》6卷。
明刻本《世说新语》三卷。上海图书馆有藏。
明吴勉学刻《世说新语》6卷。
B、批点本系
明刻宋刘辰翁批点《世说新语》3卷。
万历九年乔懋敬刻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3卷。
万历十年余碧泉刻王世贞批点《世说新语》8卷。
明凌蒙初刻《世说新语》3卷。
明凌瀛初刻王世贞批点《世说新语》8卷。
明凌瀛初刻刘辰翁、刘应登、明王世懋评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8卷。
C、《世说新语补》系
万历年间张文柱校刊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六卷、《世说新语补》20卷。此本实为刘义庆《世说新语》与王世贞删并《世说新语补》二书合刊,凡4函28册。
万历十三年张文柱校刻《世说新语补》20卷。
万历十四年太仓王氏刻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
明凌蒙初改订本《世说新语》3卷、《世说新语补》4卷。
万历年间刻《世说新语》8卷、《世说新语补》4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藏。
明刊本批点《世说新语补》20卷。此书有刘辰翁、李贽等评点。
明书林余圮孺刻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
清代
清代刊行的《世说新语》基本上沿袭明代三系,既无宋代那样的整理,也无明代那样的增补,也未出现新的批点本。只不过作了一些校勘工作,订正了宋明刻本中的讹误。
A、普通本系
道光八年浦江周心如纷欣阁刻《世说新语》3卷。据明袁褧嘉趣堂本重雕,校正了不少错误。
光绪十七年长沙王先谦思贤讲舍刻《世说新语》3卷。此本据纷欣阁本重刊而再加校订,为清刻本中最善者。
光绪三年湖北崇文书局刻《世说新语》6卷。北京大学有藏。
B、批点本系
清代未有翻刻刘辰翁、刘应登、王世贞、王世懋等批点本。上述诸家批点均已吸收至《世说新语补》中,遂以补本流传。
C、《世说新语补》系
康熙十五年承德堂刊《世说新语》3卷,《世说新语补》4卷。
乾隆二十七年江夏黄汝林刊海宁陈氏慎刊堂藏本《世说新语补》20卷。
乾隆二十七年重刊茂清书屋藏板《世说新语补》20卷。
光绪年间葛元煦啸园刻朱印本《世说新语补》20卷。
清刊仿乾隆江夏黄氏刊巾箱本《世说新语补》20卷。
民国
民国期间,《世说新语》有多种印本。主要的有:
民国6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世说新语》3卷。
扫叶山房石印本《世说新语》6卷。
民国6年北洋印刷所排印本《世说新语》4卷。
民国23年上海文化书社出版王明标点本《世说新语》。
民国24年上海大达图书馆供应社出版周梦蝶标点注解《世说新语》20卷。
《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
《四部备要》本《世说新语》。
《诸子集成》本《世说新语》。
现代
《世说新语》流传较早版本为南宋刻本,现知3种:日本尊经阁丛刊中影印的宋高宗绍兴八年刻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和清初期徐乾学传是楼所藏宋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值得注意的是,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明朝嘉靖间袁尚之嘉趣堂有重雕本。书分3卷,每卷又分上下。清道光年间周心如纷欣阁重雕袁本,稍有更正。光绪年间王先谦又据纷欣阁本重刻,称思贤讲舍本。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