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一、萧何营未央宫
汉高帝七年,萧相国营未央宫,因龙首山制前殿,建北阙,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后宫。门闼凡九十五。
二、昆明池养鱼
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明夷,教习 水战。因而于上戏养鱼,鱼给诸陵庙祭祀,余付长安市卖之。池周回四十里。
三、八月饮酎
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酝,一名醇酎。
四、止雨如祷雨
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法。
五、天子笔
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六、几被以锦
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以象牙为火笼,笼上皆散华文,后宫则五色绫文。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夏设羽扇,冬设缯扇。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为橐以凭之,不得加绨锦。
七、吉光裘
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
八、戚夫人歌舞
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妇数百皆习 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九、彄环
戚姬以百炼金为彄环,照见指骨。上恶之,以赐侍儿鸣玉、耀光等各四枚。
一十、鱼藻宫
赵王如意年幼,未能亲外傅。戚姬使旧赵王内傅赵媪傅之,号其室曰养德宫,后改为鱼藻宫。
一一、缢杀如意
惠帝尝与赵王同寝处,吕后杀之而未得。后帝早猎,王不能夙兴,吕后命力士于被中缢杀之。及死,吕后不之信。以绿囊盛之,载以小軿车入见,乃厚赐力士。力士是东郭门外官奴。帝后知,腰斩之,后不知也。
一二、乐游苑
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
一三、太液池
太液池边皆是雕胡 、紫萚、绿节之类。菇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 ;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萚;菇之有首者,谓之绿节。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鵁鶄、鸿鶂,动辄成群。
一四、终南山华盖树
终南山多离合草,叶似江 蓠而红绿相杂。茎皆紫色,气如罗勒。有树直上百尺,无枝。上结丛条如车盖,叶有一青一赤,望之班驳如锦绣。长安谓之丹青树,亦云华盖树,亦生熊耳山。
一五、剑光射人
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祖斩白蛇剑。剑上有七彩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一六、七夕穿针开襟楼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 之。
一七、身毒国宝镜
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彩婉转丝绳,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大于八铢钱。旧传此镜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及即大位,每持此镜,感咽移辰。常以琥珀笥盛之,缄以戚里织成锦,一曰斜文锦。帝崩,不知所在。
一八、霍显为淳于衍起第赠金
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巨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又与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黄金百两,为起第宅,奴婢不可胜数。衍犹怨曰:「吾为尔成何功,而报我若是哉!」
一九、旌旗飞天堕井
济北王兴居反,始举兵,大风从东来,直吹其旌旗,飞上天入云,而堕城西井中。马皆悲鸣不进。左右李廓等谏,不听。后卒自杀。
二十、弘成子文石
五鹿充宗受学于弘成子。成子少时,尝有人过之,授以文石,大如燕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充宗又为硕学也。
二一、黄鹄歌
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二二、送葬用珠襦玉匣
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二三、三云殿
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于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
二四、掖庭
汉掖庭有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开襟阁、临池观,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二五、昭阳殿
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含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五色流苏。带以绿文紫绶,金银花镊。每好风日,幡旄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 ,惊动左右。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玉几玉床 ,白象牙簟,绿熊席。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自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余香百日不歇。有四玉镇,皆达照无瑕缺。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达照,毛发不得藏焉。椽桷皆刻作龙蛇,萦绕其间,鳞甲分明,见者莫不兢栗。匠人丁缓、李菊,巧为天下第一。缔构既成,向其姊子樊延年说之,而外人稀知,莫能传者。
二六、珊瑚高丈二
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欲燃。
二七、玉鱼动荡
昆明池刻玉石为鲸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鬐尾皆动。汉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
二八、上林名果异木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摽奇丽者。梨十:紫梨、青梨(实大。)、芳梨(实小。)、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出琅琊王野家,太守王唐所献。)、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东王梨(出海中。)、紫条梨。枣七:弱枝枣、玉门 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母枣(出昆仑山。)。栗四:侯栗、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都尉曹龙所献,大如拳。)。桃十:秦桃、榹桃、缃核桃、金城桃、绮叶桃、紫文桃、霜下桃(霜下可食。)、胡 桃(出西域。)、樱桃、含桃。李十五: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颜渊李(出鲁。)、羌李、燕李、蛮李、侯李。柰三:白柰、紫柰(花紫色。)、绿柰(花绿色。)。查三:蛮查、羌查、猴查。椑三:青椑、赤叶椑、乌椑。棠四:赤棠、白棠、青棠、沙棠。梅七: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杏二:文杏(材有文采。)、蓬莱杏(东郡都尉于吉所献。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桐三:椅桐、梧桐、荆桐。林檎十株。枇杷十株。橙十株。安石榴十株。楟十株。白银树十株。黄银树十株。槐六百四十株。千年长生树十株。万年长生树十株。扶老木十株。守宫槐十株。金明树二十株。摇风树十株。鸣风树十株。琉璃树十株。池离树十株。离娄树十株。白俞、(左木右匋)杜、(左木右匋)桂、蜀漆树十株。栝十株。枞七株。楠四株。楔四株。枫四株。
余就上林令虞渊得朝臣所上木名二千余种。邻人石琼就余求借,一皆遗弃。今以所记忆,列于篇右。
二九、常满灯 被中香炉
长安巧匠丁缓者,为常满灯,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底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三十、飞燕昭仪赠遗之侈
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在昭阳殿遗飞燕书曰:「今日嘉辰,贵姊懋膺洪册,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金华紫轮帽。金华紫轮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鸳鸯襦。鸳鸯被。鸳鸯褥。金错绣裆。七宝綦履。五色文玉环。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合欢 圆珰。琥珀枕。龟文枕。珊瑚玦。马脑彄。云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华扇。五明扇。云母屏风。琉璃屏风。五层金博山香炉。回风扇。椰叶席。同心梅。含枝李。青木香。沈水香。香螺巵(出南海,一名丹螺。)。九真雄麝香。七枝灯。
三一、宠 擅后宫
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 后宫。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礼记
- 论语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