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版本
《西京杂记》的版本较多,有:
1.明万历陕西布政司刊本,六卷;2.明嘉靖沈与文野竹斋刊本。六卷;3.明嘉靖三十一年关中官署刊本,六卷,前有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序,又称孔天胤本;4.汲古阁抄本。六卷;5.明黑格抄本。二卷;6.《稗海》本,六卷;7.《四库全书》本,六卷;8.《四部丛刊》本,六卷;9.《津逮秘书》本,有毛晋序;10.《抱经堂丛书》本,二卷。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看到主要是孔天胤刊本、《四库全书》本和卢文弨校本。
孔天胤刊本,又称孔本,是明嘉靖三十一年关中官署刊本,六卷,题晋葛洪撰。十一行二十字。前有嘉靖二十一年壬子孔天胤刊书序,根据序乃是孔氏以旧本付左使百川张公刻于关中官署者。清代之际由江安傅氏双鉴楼所收藏,晚清之际上海涵芬楼曾从双鉴楼借印了一些刊行于世,到民国以后,著名的出版家张元济编集发行了《四部丛刊》,四部丛刊影印就是明嘉靖二十一年孔天胤刻本,是据上海涵芬楼刊本而刊印发行的,这是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刊本。
《四库全书》本,是清代乾隆年间由众馆臣所编纂。《西京杂记》《四库全书》本,六卷,书下标详校官讲学士平恕,侍读孙球覆勘,总校官庶吉士侍朝,校对官庶吉士陈墉,誊録监生杨愈柳字样。题汉刘靛撰晋葛洪辑,十六行二十一字。前有署乾隆四十一年七月总篆官纪均、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辉校提要一篇,后附晋葛洪《西京杂记跋》。由十《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后,作为官方藏书只抄了七部分别藏十北京大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清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七处皇家藏书阁中,皆非常珍贵,普通人根本无法见到,再加上后来历经战乱,文源阁、文汇阁、文宗阁藏本均毁十战火,而文澜阁也只是剩下一些残本,这就为《四库全书》后来刊刻增加了诸多的困难。从一九二四年起,上海商务印书馆分批印行文渊阁藏本,直到一九八六年,才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全部印完。
卢文弨校本,又称卢本,是清卢文弨校《抱经堂丛书》本,二卷,题汉刘歆撰。有乾隆丙午卢文弨序。在此本中卢文弨给每一条都加了小标题。《正觉楼丛刻》、《龙溪精舍丛书》、《关中丛书》本均据卢校本翻刻。
综合比较,《四库全书》本不如明代孔天胤刊本好,这主要在《四库全书》的著录原则和标准上。《四库全书》是清代政府下令编纂的大型官修书,因当时政策及大兴文字狱,书中避讳甚多,如凡是玄、弘等都要避讳,给后世读者增加了很多阅读麻烦。相比之下孔天胤刊本则比较忠十原貌。同时《四库全书》是确定收录书目后直接交给抄手抄录,由十抄手水平不一,对书中内容不熟悉,从而多有错字、漏字、衍字等现象出现。再者《四库全书》本搜集的很多书是当时从民间献上来的,,版本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当然,孔本由十千余年来的辗转抄录、刻印,一些差漏也是不能避免的,但与其他版本比较而言,错误相对要少些。
现在最为通行的是六卷本《西京杂记》。属十六卷本系统的主要有嘉靖千子孔天胤刊本、《秦汉图书》、《汉魏丛书》、《稗海》、《津逮秘书》、《学津讨原》、《四库全书》、《古今逸史》、《笔记小说大观》等本。后人在重新校点整理《西京杂记》时,亦多以六卷本为基础。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