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价值
文献价值
《西京杂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被各类书目广泛引用。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到:其中所述,《初学记》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李善注《文选》,多采其语,词人沿用数百年,徐坚作《初学记》已引其文,杜甫诗用事严谨,亦久成故实,固有不可遽废者焉。据统计,《四库全书》的正文、注释涉及到《西京杂记》的地方共有5000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西京杂记》某些内容的转引。此外,《太平御览》中引用约90余处,,《太平广记》引用约30余处。由此可见《西京杂记》对后世影响较大,后世之人对此书的认可程度较高,这充分说明此书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
《西京杂记》一书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从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科技价值二个方面进行论述。
史学价值
1、弥补了《史记》、《汉书》记载的不足《史记》和《汉书》作为正史著作,在记载一些史事时叙述较为简洁,或一笔带过,或删繁就简。通过与《史记》、《汉书》的比较,发现《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或不见十其中,或较之更为全面详细。笔者认为,《西京杂记》中保存的人物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弥补《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不足。
2、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西京杂记》作为记载西汉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文献,其内容往往被后世考古发掘所证实,通过出土文物和传世书面文献的二重印证,证实了许多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破除了若干历史偏见和质疑,体现出较高的考古学价值。在卷一中对长安城未央宫的周长描写,经过近代考古其遗址实地测量,验证其数据靠性。
3、反映了西汉宫廷生活《西京杂记》中最丰富的内容是对西汉宫廷生活的记叙,对十研究和认识西汉社会历史状况有极其珍贵的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西汉宫殿园林的富丽堂皇;其次,细致深入地展示了西汉皇族生活用度的奢靡成风;再次,全面详细地表现了西汉宫廷娱乐方式的丰富多样;最后,反映了西汉帝土缤妃们的感情生活。
4、记录了西汉时期的风俗习惯《西京杂记》记录了西汉时期的许多风俗习惯。据考证:《西京杂记》是最早记录七夕节时妇女乞巧的风俗习惯的。《西京杂记》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此外,《西京杂记》还保存了古代上辰节、上巳节拔除灾祸,祈降吉福的风俗。
文学价值
《西京杂记》是一部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殷孟伦认为该书大多为西汉统治阶级和文士的轶事和掌故,还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实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可见,该书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对后世作品影响深远。
科技价值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关十一百二十镊织机、被中香炉、指南车、记道车等机械的记载,对研究西汉时期的重要机械科技成果,了解这些机械成果的水平和价值,比较中国传统机械及其技术、工艺方法和西方机械工程技术的区别,分析西汉时期机械工程技术对中国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书中有关生物物种的记载,为后世考察古今生物物种的变迁提供了依据。书中董仲舒天象条中关十雨、雪的成因的分析,包含了大气物理学知识,具有科学意义。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墨子
- 百家姓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