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上智部·张飞
【原文】
【原文】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刃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刘备见到马超很高兴,并立刻任命他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马超见刘备对待自己如此优厚,便不免有些傲慢,甚至疏忽了对主上的礼节,和刘备讲话时,常常直呼刘备的字。关羽非常生气,请求杀掉马超,刘备不肯。张飞说:“像这种情形,应当用礼节来引导警示他。”第二天,刘备会见诸将,关羽、张飞手执兵器侍立刘备两边。马超一到,径直入座,但却没看到关羽和张飞的座位,只见二将侍立一旁,不由大吃一惊,极为惶恐。从此以后,马超才恭敬地侍奉刘备。
[冯述评]
冯述评
释严颜,诲马超,都是细心作用,后世目飞为粗人,大枉。
释放严颜,警示马超,都是细心之人才能做得到的。后世把张飞当做粗人,实在是大大冤枉了他。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