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郑
历史来源
「郑」源出 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于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
家族名人
郑庄公
郑和
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地望分布
河南荥阳郡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