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魏
历史来源
「魏」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毕公高之裔孙毕万,在晋国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封毕万于为邑 (今山西芮城县 ) 。毕万裔孙魏斯,与赵,韩,三家分晋,各自建国。魏斯建魏国,都安邑 ( 山西夏县 ) ,为魏文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为氏。
二 ; 据《史记》记载,秦国穰侯魏冉,奔出自芈姓,后改为魏氏。
家族名人
魏文侯
魏无忌 (?~前243)
战国时魏昭王的幼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天性仁厚,好养士,有贤名,曾用侯嬴计,却秦救赵;秦伐魏时,率领五国兵归救魏,大破秦兵,声名威振天下。后被谗废用,遂抑郁不乐沉迷于酒色,不久即因饮醇酒多近妇女,病酒而死。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因魏安厘王封其地在信陵,故亦称为信陵君。
魏征 (580~643)
字玄成,唐曲城(今山东省掖县)人。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谏诤剀切,累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后总修周、隋等史,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以疾卒于官,谥文贞。
地望分布
河北巨鹿郡,山东任城郡。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