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 邓
历史来源
「邓」源出:
出自子姓。据《元和姓纂》及《广韵》所载,商王武丁分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今河南省邓州),称邓侯。春秋时有邓侯吾离期,朝鲁国。后邓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因邓氏为曼季后裔,故又云出自曼姓。又据《安化邓氏谱序》所载,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南唐亡国后,李从镒之子李天和逃匿,以其父曾封邓王之故,改姓邓氏。
家族名人
邓禹
东汉南阳郡新野县人。字仲华(公元2-58年)。幼年游学于长安,与刘秀(光武帝)相友善。在刘秀推翻王莽,恢复汉朝过程中,邓禹功不可灭。东汉建立后,禹累官大司徒、右将军、太傅,封高密侯。邓氏遂极盛一时。为南阳郡之大族。
邓润甫
宋代建昌人,字温伯。皇裕(公元1034-1037年)进士。初为上饶尉、武昌令,后知(主持)谏院,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左丞等。
邓训
东汉邓禹第六子,字平叔。少年有大志,明帝初(公元58年)任郎中,谦虚宽容,礼贤下士,士大夫多归之。历官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羌校尉。
邓曼
春秋时楚武王夫人。武王子屈瑕讨伐罗国,邓曼知屈瑕必败。武王讨伐隋国心重,邓曼叹曰?quot;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后来,武王果然死于横木之下。人言:邓曼知天道。
地望分布
一、 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二、 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三、 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
四、 山西省襄汾县
五、 湖南省部分地区
六、 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一带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