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六十五 蔚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周宣帝时,郑国公子翩被封于蔚邑(今山西省平遥县和灵丘县一带),世称蔚翩。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命姓,称为蔚姓。
2、出自以地名为氏。南北朝时,北周宣帝置蔚州(今河北省蔚县),蔚州人有的以蔚为氏,称蔚姓。
家族名人
蔚兴:宋代武将,跟随宋太宗攻打太原,立有战功。
蔚春:字景元,和蔚缓是同乡,都是安徽省合肥人。明代弘治进士。任兵科给事时,上疏议论时政八条,都施行了。由于为人耿直,不容奸诈,在官场中很很不顺利,常遭小人妒嫉,后来辞官回乡了。
蔚缓:明朝安徽省合肥人,在朝中当礼部尚书的大官,很能干,又勤奋廉恭象这样有才学,又能干,又有修养的人在官场中难得,人们都加以称赞。
蔚昭敏:字仲明,宋代保静军节度使。咸平时任镇定高阳关三路先锋。辽兵退趋莫州,他斩敌万余人,拜唐州团练。
迁徙分布
(缺)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蔚姓源出古代有蔚州(今河北省蔚县一带),当地人以地名为姓,称为蔚氏。另一支蔚氏也是出自蔚州(今河北省蔚县),据说是小国代国建都于此,当地的居民就以地名为姓氏,称为蔚氏。上古周朝时,周宣帝将郑国的公子翩封于蔚邑(今山西省平遥县和灵丘县一带),于是公子翩又被称呼为蔚翩,而其后代,就以封地为姓,蔚姓也就如此产生了。蔚姓大多繁衍于北方,如宋朝初年著名将领蔚兴、蔚昭敏父子,便是当时的祥符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蔚姓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县)。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