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上篇·震兑
震兑主仁义之真机,势不两立,而有相成者存。
【原注】震在内,兑在外,月卯日亥或未,年丑或巳时酉是也。主之所喜者在震,以兑为敌国,必用火攻;主之所喜者在兑,以震为奸宄,备御之而已,不必尽去,不必兴兵也。兑在内,震在外,月酉日丑或巳,年未或亥时卯者是也。主之所喜者在兑,以震为游兵,易于灭而不可党震也;主之所喜者在震,以兑为内寇,难于灭而不可助兑也。以水为就客,相间于一下,或年酉月卯日丑时亥,年甲月庚、日甲时辛之例,亦论主之所喜所忌者何如,而论攻备之法 。然金忌木,木不带火,木不伤土者,不必去木也。若木忌金,而金强者不可战,惟囚金而木茂,木终不能为金之害,反以成金之义;春木而金盛,金实足以制木之性,反以全木之仁。其月是木,年日时皆金者,不必问主之所喜所忌,而亦宜成金之性。
【任氏曰】:
震陽也,先天之位在八白,陰固陰而陽亦陰矣;兑陰也,先天之位在四绿,陽固陽而陰亦陽矣。震为长男,雷从地起,一陽生于坤之初;兑为少女,山泽通气,故三陰生于乾之终。长男配少女,天地生成之妙用;若长女配少男,陽虽生而陰不能成矣。是故兑为万物之所悦,至哉言乎!是以震兑虽不两立,亦有相成之义也。余细究之,震兑之理有五,攻、成、润、从、暖也。春初之木,木嫩金坚,火以攻之;仲春之木,木旺金衰,土以成之;夏令之木,木泄金燥,水以润之;秋令之木,木凋金锐,土以从之;冬令之木,木衰金寒,火以暖之。则无两立之势,而有相成仁义之势矣。若内外之说,不过衰旺相敌之意也。当泄则泄,当制则制,须观其金木之竟向,不必拘执而分内外也。
丙寅 庚寅 甲申 乙丑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甲木生于立春后四日,春初木嫩,天气寒凝,日主坐申,月透庚金,丑土贴生申金,木嫩金坚,用火以攻之。喜得年于透丙,三陽开泰,万象回春,何其妙也!初运辛卯壬辰,有伤丙火,蹭蹬芸窗;癸巳运转南方,丙火禄旺,纳粟入监,运捷南宫;甲午乙未,宦海无波,申运不禄。
庚戌 己卯 甲寅 丁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甲木生于仲春,坐禄逢刃,木旺金衰,用土以成之,方能化土生金,斩削以成真。初游幕,获利纳捐,至癸未运出仕;甲申乙酉,木无根,金得地,从佐二升知县而迁州牧。
庚辰 壬午 甲辰 丁卯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甲木生于仲夏,时干丁火透出,用水以润之,然水亦赖金生,金亦赖水养;更妙支逢两辰,泄火生金蓄水,一气相生,五行俱足。是以早游泮水,科甲联登,仕至观察,一生惟丙戌运金水两伤不利,其余皆顺境。
庚戌 甲申 甲戌 乙丑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甲木生于孟秋,财生杀旺,虽天干三透甲乙,而地支不载,木凋金锐,用土以从之也。格成从杀。戌运武甲出身;丁亥运生木克金,刑耗多端;戊子己丑,财生杀旺,仕至副将。
辛酉 庚子 甲子 丙寅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甲木生于仲冬,木衰金寒,用火以暖之,金亦得其制矣;况乎时逢禄旺,一陽解冻,所谓“得气之寒,遇暖而发”。故寒木必得火以生之也。所以科甲联登,仕至侍郎。
上五造举甲木为例,乙木亦同此论。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