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八 治卒心痛方
治卒心痛方
治卒心痛。桃白皮煮汁。宜空腹服之。
又方:桂末若干、姜末二药,并可单用,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
又方:驴屎,绞取汁五六合。及热顿服,立定。
又方:东引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大效。
又方:生油半合,温服,瘥。
又方:黄连八两。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温服五合,每日三服。
又方:当户以坐,若男子病者,令妇人以一杯水以饮之;若妇人病者,令男子以一杯水以饮之。得新汲水尤佳。又以蜜一分,水二分,饮之,益良也。
又方:败布裹盐如弹丸。烧令赤,末,以酒一盏服之。
又方:煮三沸汤一升,以盐一合搅,饮之。若无火作汤,亦可用水。
又方: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
又方: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之虫物。
又方:苦酒一杯,鸡子一枚。着中合搅,饮之。好酒亦可用。
又方:取灶下热灰,筛去炭分,以布囊贮,令灼灼尔。便更番以熨痛上,冷,更熬热。
又方:蒸大豆,若煮之,以囊贮。更番熨痛处,冷复易之。
又方:切生姜若干姜半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又方:灸手中央长指端三壮。
又方:好桂,削去皮。捣筛,温酒服三方寸匕。不瘥者,须臾,可六七服。无桂者,末干姜,佳。
又方:横度病患口折之,以度心厌下,灸度头三壮。
又方:尽地作五行字,撮中央土,以水一升,搅饮之也。
又方:吴茱萸二升,生姜四两,豉一升。酒六升,煮三升半。分三服。
又方:人参、桂心、栀子(擘)、甘草(炙)、黄芩各一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奇效。
又方:桃仁七枚,去皮尖,熟,研。水合顿服,良。亦可治三十年患。
又方:附子二两(炮),干姜一两。捣,蜜丸。服四丸,如梧子大,日三。
又方:吴茱萸一两半,干姜,准上桂心一两,白术二两,人参、橘皮、椒(去闭口及子、汗)、甘草(炙)、黄芩、当归、桔梗各一两,附子一两半(炮)。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日三,稍加至十丸、十五丸,酒饮下,饭前食后任意,效验。
又方:桂心八两。水四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苦参三两,苦酒升并。煮取八合,分再服。亦可用水无煮者,生亦可用。
又方:龙胆四两。酒三升,煮取一升半。顿服。
又方:吴茱萸五合,桂一两。酒二升半,煎取一升,分二服,效。
又方:吴茱萸二升,生姜四两,豉一升。酒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
又方:白鸡一头,治之如食法。水三升,煮取二升,去鸡煎汁,取六合,纳苦酒六合,入真珠一钱,复煎取六合,纳末麝香如大豆二枚。顿服之。
又方:桂心、当归各一两,栀子十四枚。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五服。亦治久心病发作有时节者也。
又方:桂心二两,乌头一两。捣,筛,蜜和为丸。一服如梧子大三丸,渐加之。
暴得心腹痛如刺方。苦参、龙胆各二两,升麻、栀子各三两。苦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当大吐,乃瘥。
治心疝发作,有时激痛难忍方。真射?、吴茱萸分等。捣末,蜜和丸,如麻子。服二丸,日三服。勿吃热食。
又方:灸心鸠尾下一寸,名巨阙,及左右一寸,并百壮。又与物度颈及度脊如之,令正相对也,凡灸六处。
治久患常痛,不能饮食,头中疼重方。乌头六分,椒六分,干姜四分。捣末,蜜丸。酒饮服,如大豆四丸,稍加之。
又方:半夏五分,细辛五分,干姜二分,人参三分,附子一分。捣末,苦酒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治心下牵急懊痛方。桂心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加术二两、胶饴半斤。
治心肺伤动冷痛方。桂心二两,猪肾二枚。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附子二两,干姜一两。蜜丸。服四丸如梧子大,日三服。
治心痹心痛方。蜀椒一两(熬令黄)。末之,以狗心血丸之,如梧子。服五丸,日五服。
治心下坚痛,大如碗边,如旋?,名为气分,饮水所结方。枳实七枚,炙术三两。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当稍软也。
若心下百结积,来去痛者方。吴茱萸末一升,真射?如弹丸一枚。合捣,以鸡子白和丸,丸如小豆大。服二丸,即瘥。
治心痛多唾,似有虫方。取六畜心,生切作十四脔,刀纵横各割之,以真丹一两,粉肉割中。旦悉吞之,入雄黄、麝香,佳。
饥而心痛者,名曰饥疝。龙胆、附子、黄连分等。捣筛。服一钱匕,日三度服之。
附方《药性论》主心痛、中恶或连腰脐者。盐如鸡子大。青布裹烧赤,纳酒中。顿服,当吐恶物。
《拾遗》序,延胡索止心痛,末之,酒服。
《圣惠方》治久心痛,时发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饮食。以雄黄二两,好醋二升,慢火煎成膏,用干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姜汤下。
又方:治九种心痛妨闷。用桂心一分为末,以酒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立效。
又方:治寒疝心痛,四肢逆冷,全不饮食。用桂心二两为散。不计时候,热酒调下一钱匕。
《外台秘要》治卒心痛。干姜为末。水饮调下一钱。
又方:治心痛。当归为末。酒服方寸匕。
又《必效》治?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大效。
又方:取鳗鲡鱼,淡炙令熟。与患人食一二枚,永瘥。饱食弥佳。
《经验方》治四十年心痛不瘥。黍米,淘汁。温服,随多少。
《经验后方》治心痛。姜黄一两,桂穣三两。为末,醋汤下一钱匕。
《简要济众》治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筒子干漆二两。捣碎,炒烟出,细研,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热酒下,醋汤亦得,无时服。
姚和众治卒心痛。郁李仁三七枚,烂嚼,以新汲水下之,饮温汤尤妙。须臾痛止,却煎薄盐汤热呷之。
《兵部手集》治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者,随手效。以小蒜酽醋煮,顿服之,取饱。不用着盐。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