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任脉·任脉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中间)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华盖、(璇玑下一寸)璇玑,(天突下一寸)
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唇下陷中)环唇上,至下 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
任脉之别络,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灵枢经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伤寒论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