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十六
凡三部脉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者,脉呼吸八至细数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欲常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快疾,呼吸八至也。)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 三部脉虚,其人长病得之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死,虚而缓亦死,虚而弦急,癫病亦死。 三部脉实而长,长病得之死,实而滑,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部脉羸非其人,病得之死。 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细而软,长病得之生。细而数亦生,微而紧亦生。 三部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软,长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反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浮而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 三部脉弦而数,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坚而数如银钗股,蛊毒必死。数而软,蛊毒病得之生。 三部脉 如羹上肥,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连连如蜘蛛丝,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如霹雳,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角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累累如贯珠,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水淹然流,长病不治自愈,治之反死。 三部脉如屋漏,长病十四日死。(《脉经》云∶
十日死。) 三部脉如雀啄,长病七日死。 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 三部脉急切,腹间病,又 ?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园冶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