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十六
凡三部脉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者,脉呼吸八至细数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欲常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快疾,呼吸八至也。)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 三部脉虚,其人长病得之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死,虚而缓亦死,虚而弦急,癫病亦死。 三部脉实而长,长病得之死,实而滑,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部脉羸非其人,病得之死。 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细而软,长病得之生。细而数亦生,微而紧亦生。 三部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软,长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反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浮而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 三部脉弦而数,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坚而数如银钗股,蛊毒必死。数而软,蛊毒病得之生。 三部脉 如羹上肥,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连连如蜘蛛丝,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如霹雳,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角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累累如贯珠,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水淹然流,长病不治自愈,治之反死。 三部脉如屋漏,长病十四日死。(《脉经》云∶
十日死。) 三部脉如雀啄,长病七日死。 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 三部脉急切,腹间病,又 ?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