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方·骨极第五
(论一首 方一首 灸法二首)
论曰∶骨极者,主肾也。肾应骨,骨与肾合。又曰∶以冬遇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耳鸣见黑色,是其候也。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 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身痹脑髓酸。以冬壬癸日中邪伤风,为肾风。风历骨,故曰骨极。若气阴,阴则虚,虚则寒,寒则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其气衰则发堕齿槁,腰背相引而痛,痛甚则咳唾甚。若气阳,阳则实,实则热,热则面色 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手足 ,耳鸣色黑,是骨极之至也。须精别阴阳,审其清浊,知其分部,视其喘息。善治病者,始于皮肤筋脉,即须治之。若入脏腑,则半死矣。
扁鹊云∶骨绝不治, 而切痛,伸缩不得,十日死。骨应足少阴,少阴气绝则骨枯。发无泽,骨先死矣。
三黄汤
治骨极,主肾热病,则膀胱不通,大小便闭塞,颜焦枯黑,耳鸣虚热方。
大黄(切,别渍水一升) 黄芩(各三两) 栀子(十四枚) 甘草(一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先煮黄芩、栀子、甘草,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大黄,又煮两沸,下芒硝,分三服。
灸法
腰背不便,筋挛痹缩,虚热闭塞,灸第二十一椎,两边相去各一寸五分,随年壮。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虚乏,灸小肠俞,随年壮。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戴礼记
- 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