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论一首 脉一条 方二十首 灸法一首 附寒疝骨蒸)
论曰∶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凡瞻病者,未脉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人下痢,以里虚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凡寒脉沉弦,脉双弦者寒也。弦脉状如张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双弦而迟者,心下坚。
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右手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涩涩恶寒。师曰∶
迟者为寒,涩为无血。寸口脉微,尺中紧而涩。紧即为寒,微即为虚,涩即为血不足,故知发汗而复下之。(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在第十七卷中)。
露宿丸
主寒冷积聚方。
石 桂心 附子 干姜(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后稍加之。
又方 治遇冷气,心下结紧呕逆,寒食不消,并主伤寒,晨夜触寒冷恶气方。
石 桂心 附子 乌头(各四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胡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药耐寒,忌热食,近火。
宜冷冻饮料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词源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