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方·痼冷积热第八
(论一首 脉一条 方二十首 灸法一首 附寒疝骨蒸)
论曰∶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凡瞻病者,未脉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人下痢,以里虚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凡寒脉沉弦,脉双弦者寒也。弦脉状如张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双弦而迟者,心下坚。
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右手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涩涩恶寒。师曰∶
迟者为寒,涩为无血。寸口脉微,尺中紧而涩。紧即为寒,微即为虚,涩即为血不足,故知发汗而复下之。(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在第十七卷中)。
露宿丸
主寒冷积聚方。
石 桂心 附子 干姜(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后稍加之。
又方 治遇冷气,心下结紧呕逆,寒食不消,并主伤寒,晨夜触寒冷恶气方。
石 桂心 附子 乌头(各四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胡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药耐寒,忌热食,近火。
宜冷冻饮料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