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用众
凡战之道,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用众进止,用寡进退。众以合寡,则远裹而阙之;若分而迭击,寡以待众;若众疑之,则自用之。擅利则释旗,迎而反之。敌若众,则相众而受裹。敌若寡若畏,则避之开之。
指挥作战的要领,兵力弱小应力求营阵巩固,兵力强大,应力求严整不乱。兵力弱小利于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兵力强大利于正规作战。兵力强大要能进能止稳重如山,兵力弱小要能进能退出没无常。用优势兵力与劣势敌人交战,应从远处形成包围并留个缺口“让他溃逃”,或者分批轮番攻击敌人。用弱势兵力对付优势敌人,就要虚张声势迷惑敌人,采用出敌意外的方法争取胜利。如果敌人已占据了有利地形,就卷起军旗,假装败退引诱它出来,然后反击它。如果敌人兵力很多,应当察明情况并准备在被围攻的情况下作战。如果敌人兵少而行动谨慎,就应先退让一步,然后乘隙消灭它。
凡战,背风,背高,右高左险;历沛历圮,兼舍环龟。
凡是作战,要背着风向背靠高地,右边依托高地左边依靠险要,遇着沼泽地和崩塌地要迅速通过,宿营要选择四面有险可守、中间较高的地形。一般作战,先摆好阵势,不忙于作战,看敌人怎样行动,再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发现敌人已准备好圈套,等待我去中它的计,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就暂不发起进攻,而等待观察敌人主力的行动。如果敌人进攻,就集中兵力看准敌人的破绽去打击它。一般作战,应使用或多或少的兵力去试探敌人,以观察它的变化。用忽进忽退的行动,以观察它的阵势是否稳固;迫近威胁敌人,看它是否恐惧;按兵不动,看它是否懈怠;进行佯动,看它是否疑惑;突然截击,看它阵容是否整治。在敌人犹豫不决的时候打击它,乘敌人仓促无备的时候选攻它,使敌人战斗力无法施展。袭击敌人并打乱它的部署,利用敌人冒险轻进的错误,阻止它实现其企图,粉碎它既定的计划,乘它军心恐惧时歼灭它。
凡战,设而观其作,视敌而举。待则循而勿鼓,待众之作;攻则屯而伺之。
凡是追击溃败的敌人,一定不要停息,敌人如果在中途停止,就要慎重考虑它的企图。凡是迫近敌人都城的时候,一定要先研究好进军的道路。退却的时候,也一定要预先考虑好后退的方案。
凡战,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击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袭其规。因其不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
凡是作战,行动过早易使兵力疲惫,行动过迟易使军心畏怯,只注意休息会使军队懈怠,总不休息必然使军队疲困,但是休息久了,反而会产生怯战心理。
凡从奔勿息,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凡近敌都,必有进路,退必有反虑。
禁绝士卒和亲人通信,以断绝他们思家的念头。选拔优秀人才,授予兵器,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舍弃笨重装备,少带粮食,以激发士卒死战的决心。这些,都是从古以来治军作战的方法。
凡战,先则弊,后则慑;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