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逐恶
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列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