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养战
凡与敌战,若我军曾经挫衄,须审察士卒之气。气盛,则激励再战;气衰,则且养气,待其可用而使之。法曰:“谨养勿劳,并气积力。”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我军曾经遭受过挫败,就必须细心观察部队的士气情况。如果部队士气仍然旺盛,就激励他们同敌人再战;如果士气衰竭,就养精蓄锐,等到士气旺盛可用时,再指挥他们与敌作战。诚如兵法所说:“注意休整部队,不要让他们太过疲劳;要保持旺盛的士气,积蓄部队战斗力。”
秦始皇问李信曰:“吾欲取荆,度用几何人?”对曰:“不过二十万人。”及问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将军老矣!何怯也!”乃命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伐荆。翦因不用,遂谢病归频阳。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之。〔信又攻鄢郢,破之。〕乃引兵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不顿舍,大败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信奔还。王怒,自至频阳见王翦,强起之。对曰:“老臣悖乱,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从之。翦遂将兵,王送至灞上。荆人闻之,悉兵以御翦。翦坚壁不战,日休士卒,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与士卒同甘苦。久之,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翦曰:“可用矣。”荆人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翦追击,大破之。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翦乘胜略定城邑。
秦王嬴政问李信道:“我打算攻取楚国,你估计需要多少兵力呢?”李信回答说:“不过二十万人罢了。”秦王又问大将王翦,王翦却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行。”秦王听后不无讥讽地说:“将军你老了,为什么这样胆怯呢!”于是,任命李信和蒙恬为将率领二十万人南下攻打楚国。王翦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秦王采纳,便托病辞职回了老家频阳。李信率兵进攻平舆,蒙恬率兵进攻寝邑,皆大败楚军。之后,李信又进攻鄢郢,击败楚军后,便领兵西向,与蒙恬在城父会师。但是楚军尾随秦军,伺机进攻,三天三夜没有停息,把李信的军队击败,攻占了两个营垒,杀死了七个秦国都尉,李信兵败逃回秦国。秦王得此消息,大怒;立即亲自前往频阳看望王翦,强行起用王翦为将。王翦无奈,只好应允说:“老臣体弱多病,固执又糊涂。如果大王一定要启用我的话,那就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答应了王翦的要求。王翦于是率军出征,秦王亲自到灞上设宴送行。楚国听说了,于是调集全部兵马抗击王翦部队。但王翦采取坚守营垒,不出战,天天休整部队,让士兵沐浴健身,并给士兵改善伙食,王翦亲自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样过了很久以后,王翦询问士兵在营里做什么游戏?部下回答说:“正在投射矢石,练习跳越障碍。”王翦听后高兴地说:“这样很好,部队可以投入作战了。”楚军由于多次挑战而秦军闭垒不出,无奈只好引军向东撤退。王翦乘机挥军追击,大败楚军;追至蕲南,击斩了楚将项燕。王翦乘胜前进,占领了不少城邑。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