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败战
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励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取得胜利而我军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畏惧怯战,务必思考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应当整顿军备,修缮兵械,鼓舞士气,等待敌人出现麻痹松懈之时,立即进攻,就一定能胜利。诚如兵法所说:“从不利中能够看到有利因素,祸患就可以解除了。”
晋末,河间王颙在关中,遣张方讨长沙王义,率众自函谷人屯河南。惠帝遣左将军皇甫商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又奉帝命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于是少却,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桥,人情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兵法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阳城七里。义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还。
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乂割据关中,他派遣部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颙。张方率兵自函谷关进驻河南郡,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率军抵抗。张方暗中出兵袭破皇甫商部,于是进入京师洛阳。司马乂奉惠帝之命讨伐张方于洛阳城内,张方部队望见惠帝乘坐的车子,于是向后稍退,(可是一退)张方竟然无法制止,其部众被打得大败,死伤的士卒充满大街小巷。张方率领余众退守十三里桥,部队由于严重受挫,已经丧失固守再战的决心,多数人都劝说张方赶紧乘夜逃走。但张方却说:“作战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贵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转败为胜。我们现在要采取迫近敌人构筑工事的办法,但要做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出奇制胜的战法。”张方于是率众乘夜秘密前进,直抵距洛阳七里的地方构筑营垒。司马乂因为刚刚打了胜仗,丝毫没有防备,突然发觉张方的营垒已经修成,勿忙出战,但是被打得大败而逃。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