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爱战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三军知在上之人爱我如子之至,则我之爱上也如父之极。故陷危亡之地,而无不愿死以报上之德。法曰:“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凡是对敌作战,士兵之所以宁肯前进而死,却不愿后退而生的,这都是由于将帅平时对他们实行恩惠、爱护的结果。三军将士深知将帅爱护他们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那么,他们爱戴将帅也会像爱自己的父亲那样至敬至诚。所以,就算作战中陷入危亡境地,也没有不愿意拼死奋战来报答将帅恩德的。诚如兵法所说:“将帅对待士兵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士兵就可以同将帅在危难中生死与共。”
战国,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坐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出任西河太守时,能和最下层的士兵同食同睡;睡觉时不铺垫软席,行军时不乘车骑马;亲自捆扎携带军粮,同士兵共同分担劳苦。有个士兵长了脓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吮吸脓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哭了起来。有人问她说:“你儿子不过是个士兵,而将军亲口为他吮吸脓疮,你为什么还哭呢?”她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只因过去吴公为我儿的父亲吮伤,他父亲作战不后退,结果就战死在沙场。如今吴公又为其子吮吸脓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是在为他哭泣。”魏文侯鉴于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深得士兵拥护,就委派他为将镇守西河地区。在此期间,他先后同诸侯大战七十六次,而获全胜的作战有六十四次之多。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周书
- 金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