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秦三·魏谓魏冉
魏谓魏冉曰:“公闻东方之语乎?”曰:“弗闻也。”曰:“辛、张阳、毋泽说魏王、薛公、公叔也,曰:‘臣战,载主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国依冉也,而事臣之主,此臣之甚患也。’今公东而因言于楚,是令张仪之言为禹,而务败公之事也。公不如反公国,德楚而观薛公之为公也。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观张仪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也,而公请之以自重也。”
有人替魏国对魏冉说:“您听到山东各诸侯国是怎么说的吗?”魏冉说:“我没有听到。’这个人说:“辛、张仪、毋泽分别游说过魏王、薛公和公叔,张仪他们说:‘如果我们同楚国开战,车载着木主,以国结约,与大王联合在一起,一定不会有后患了。若是打了败战,请让我们提着脑袋来见您。然而我们还是忧虑秦楚联合这件事。再说楚王曾经让他的国家依靠魏冉,而来往伐我们韩、魏、齐三国,这是我们最忧虑的事情。’如今您想到东边去与楚国讲和,这是让张仪的预言变成了太禹一样来卜先知,并且让三匿败坏您联合楚国的计谋。我看,您不如返回您的秦国,使楚国感激您的恩德,观察薛公如何对待您。再观察韩、魏、齐三国对秦王有什么要求却无法的到,请用这种方法号召三国来争取他们的信任。最后看张仪他们对薛公有什么要求却没有得到,您去为他们争取,这样您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葬书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