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秦三·谓魏冉曰楚破秦
谓魏冉曰:“楚破秦,不能与齐县衡矣。秦三世积节于韩、魏,而齐之德新加与。齐、秦交争,韩、魏东听,则秦伐矣。齐有东国之地,方千里。楚苞九夷,又方千里,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权县宋、卫,宋、卫乃当阿、甄耳。利有千里者二,富擅越隶,秦乌能与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兵休复起,足以伤秦,不必待齐。”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楚国攻破秦国,秦国就不能同齐国抗衡了。再说秦国三代人和韩、魏两国有多次交战之仇,而齐国又刚刚把好处给了韩、魏。当齐、秦交战的时候,韩、魏必然听从东边的齐国,那么秦国将遭到讨伐。齐国东方的土地,方圆千里。楚国包容丸夷,方圆也有千里,况且南边还有符离要塞,北边有甘鱼陂隘日。若是权衡一下宋、卫两国的份量,宋、卫只不过相当予齐国的阿、甄两地罢了。如果齐国占有了楚国的土地,就等于有了两个千里,又独自握有楚国越地的徒隶:秦国便不能与齐、韩、魏相较量了,当齐军肢解肥沃的方城土地以接近韩国时,韩、魏的军队不必再发动,就可以让秦国大伤元气,而不必等待齐国动手了。”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