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方岳贡
方岳贡
方岳贡,字禹畛,湖广谷城人。崇祯辛未进士,官大学士。先在松江为知府,有能声,以戴罪征逋,延至十三年庚辰,无级可镌。闰正月征下狱,素走声气,故朝中争讼其清。擢为山东漕运副使。十六年九月,骤升左副都御史。岳贡上言四事,清言路以收人心,定推迁以养廉耻,责吏治于荒残,储将才于部伍。上是之。旋秉衡轴,功名损于治郡。京抄云:夹献银四千两、布四百疋,尚拷不止,乃献下江南策。方公颇自好,必不至此,疑出仇口。云间何刚等辨揭,谓公屡自缢不死,贼骑拥去逼降,公不屈,詈不已,遂极拷掠,凡二日夜,搜寓所仅得布袍五袭,犀带一围,钦赐元宝二锭,贼大诧。曰:阁老何一贫至此?于是,独不释公,继而李贼问夹者何人?贼党指公名。李曰:方某清官,安得有金银,始得释。公见东宫恸哭。东宫曰:先生救我。公曰:臣当忍死以拥殿下。贼怒。于是格不得通。及四月十三日,贼忽拥太子出都。十七喧传太子坠马死。公抚膺大叫,遂勺水不进。二十六日整衣冠绝吭而死。又似有意为方公周旋。蜀人吴邦荣国变录注夹二夹,完赃三千两,不死留用。他单又有注同陈演戮死者,均不可信。意受刑之后,耻为贼用,而自引决耳。
李遇知
李遇知,陕西籍,四川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进士,官吏部尚书。大事纪云:遇知夹二夹一;退,出银四万六千两,夹死。
雷跃龙
雷跃龙,云南籍,应天上元人。万历二十三年乙未进士。官吏部侍郎。夹二夹。
沈惟炳
沈惟炳,湖广德安府孝感县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进士,官吏部左侍郎。夹二夹。
张维机
张维机,福建晋江人。天启乙丑进士,官吏部侍郎。夹二夹,头箍一箍。仍夹其仆二夹,夺贼刀自刎死。见国变录。
能夺刀自刎,可谓烈矣,惜乎其晚也。
金之俊
金之俊,字岂凡,浙江嘉兴人。万历乙未进士,官兵部添设右侍郎,出抚昌黎被获,夹二夹不死。后为大清朝宰相。此公颇有经济之志,甚为惜之。甲乙史云:三月二十七,金之俊输银百两,健儿夹之于室,相与朋饮。
陈必谦
陈必谦,南直常熟人。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官工部侍郎。夹二次伤,被幽。同幽者展转叹息,公枕一石块,鼾寝如常时。今逃归。公居乡素有清正之誉,乡人闻变时,皆策公必死,北来初单,亦注死难,后乃大失人望。归后遇土贼,伤其掌指,狼狈而免。归数日病死,惜哉!
王正志
王正志,北直河间府静海县人。崇祯戊辰进士,官户部右侍郎,督运西路。国变录云:夹二夹,其子亦一夹、一杖。或开入从逆。
张忻
张忻,山东莱州府掖县人。天启乙丑进士,官刑部尚书。
方拱干
方拱干,南直桐城人。天启戊辰进士,官左谕德,兼侍读。闻城破,尚卧床上,引刀割须,未及半,为家人抱持旋止,竟为贼执。方以美婢四名赂贼将罗姓者,得免夹,随为何瑞征、杨廷鉴力荐,可为宰相。盖瑞征及其同年,廷鉴其门生也。方家眷悉住廷鉴寓中。四月初三夜,伪尚书张琦然骑至方所,深谈良久。云不日大用,老先生无过虑。此系方一小童逃回南都所言。小童甚佼,罗将复欲得之,方已许赠,此童畏贼逃回。回时方尚未实授官,但青衣小帽,额贴黄纸顺字耳。
胡世安
胡世安,四川成都井研人。崇祯戊辰进士,官少詹侍读。夹二夹。
卫允文
卫允文,字紫庵,陕西西安韩城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谕德。以削发被护,夹二夹。
杨昌祚
杨昌祚,南直宁国宣城人。崇祯甲戌进士,官翰林院左中允。以剪发,夹二夹。
林增志
林增志,字任先,浙江温州瑞安人。崇祯戊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削发,夹四夹,甚惨。
宋之绳
宋之绳,南直应天溧阳人。崇祯癸未探花,官翰林院编修。削发被获,以杨廷鉴、周钟力荐于王旗鼓,免夹囚之。
李士淳
李士淳,广东潮州程乡人。崇祯戊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夹四夹,甚惨。
方以智
方以智,南直桐城人。崇祯庚辰进士,官翰林院简讨,充定王讲官。闻变走出,遇苏人陈伯明,仓卒通名,相与叹泣,潜走禄米仓后夹衖,见草房侧有大井,意欲下投,适担水者数人至,不果。陈留至寓所一宿,次早家人同四卒物色及之,则家人惧祸已代为报名矣。四卒挟往见伪刑官,逼认献银若干,后乘间逃归。公字密之,大清朝至,祝发不仕,康熙五六年间居江西庐山开先寺,一时官民敬礼之,称大和尚,气象雍和,不似昔年讲官时严肃也。
万发祥
万发祥,江西临江新喻人。崇祯癸未庶吉士。国变录云:庶常俱留用无夹者,万以涂面妆聋,遂不免。
朱徽
朱徽,江西南昌进贤人。崇祯辛未进士,官刑科给事中。或闻从逆。
彭琯
彭琯,湖广永州人。崇祯甲戌进士,官工科给事中。或闻从逆。
冯登垣
冯登垣,江西瑞州新昌人。崇祯庚辰进士,官浙江道御史。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