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逸周书》原名《周书》。《逸周书》称呼初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自清代修《四库全书》,题名为《逸周书》,《逸周书》书名才确定。《隋书·经籍志》又误题为《汲冢周书》,相传乃孔子所删百篇之余,故不入六经。作者不详。此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与《尚书》相类,是一部周时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
今本全书10卷,正文70篇,其叙事上起周文、武王,下至春秋后期的灵王、景王。内容庞杂,体例不一,性质各异,如前3篇皆以王者师的口吻,讲为政牧民之道;第5篇和第11篇讲救助灾荒的措施与制度;第6~10篇等均类兵家言;而自第11篇以下,各篇又多以维某祀的形式开头,记事或言。第30~50篇,主要记伐商前后事。第51、52篇是有关天文历法的文字等等。其中不少事实,可以和《史记》《礼记》《周礼》等典籍中的记载相互印证。,如《克殷》篇所载周武王待首于太白事及《度邑》《作雒》篇所载周公营建洛邑事等,皆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然此书文字多误脱,还间杂有后人羼补、更动之作,尤须注意。清人注者数家,以朱右曾《周书集训校释》流传最广及王念孙《读逸周书杂志》、俞樾《周书平议》、刘师培《周书补正》和陈汉章《周书后案》,均可参考。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