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小开武解
  维王二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曰:“呜呼,余夙夜忌商,不知道极,敬听以勤天命。”
  二年正月十五,武王告诉周公旦说:“我日夜都痛恨商朝,么才好。我敬听你的,当为天下尽力。”
  周公拜手稽首曰:“在我文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戒视七顺,顺道九纪。三极既明,五行乃常,四祭既是,七顺乃辨,明势天道,九纪咸当,顺德以谋,罔惟不行。三极:一维天九星,二维地九州,三维人四左。四察, 一目察维极,二耳察维声,三口察维言,四心察维念。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七顺:一顺天得时,二顺地得助,三顺年得和,四顺利财足,五顺得助明,六顺仁无失,七顺道有功。九纪:一辰以纪日,二宿以纪月,三日以纪德,四月以纪刑,五春以纪生,六夏以纪长,七秋以纪杀,八冬以纪藏,九岁以纪终。时候天视,可监时,时不失以知吉凶。”
  周公作揖叩头道:“从前先父文王,顺应通晓三极,亲自端正四察,遵循运用五行,警戒看待七顺,顺势依照九纪。三极已明,五行就固定;四察已端正,七顺就分明;懂得依照自然规律,九纪就全都得当。顺应道德谋事,想到的无有不成。
  “王拜曰:“允哉!余闻在昔,训典中规,非使罔有恪言,日正余不足。”
  “三极是:一,天有九星;二,地有九州;三,人有四佐。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