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宝典解
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曰:“呜呼,敬哉!朕闻曰:何修非躬,躬有四位、九德。何择非人,人有十奸。何一本谋,谋有十散,不圉我哉。何慎非言,言有三信,信以生宝,宝以贵物,物周为器。美好宝物无常,维其所贵信,无不行。行之以神,振之以宝,顺之以事,明众以备,改□以庸,庶格怀患。
成王亲政三年二月丙辰朔日,成王见周公旦。周公说:“啊呀!要重视啊!我听说:为何不修养自身?因为人身有四位、九德。对人为何不加选择?因为人有十奸。为何不完善那计谋?因为谋有十散,谋散就不能约束我了。为何不谨慎地说话?因为言语有三信。信可以生宝,宝可以贵物,物品皆可做器用。美好的宝物并不固定,仅在于它被人看重,信用它就无处不行。按规律去实行,用宝物去振奋,用事实去顺应,以完备告知民众,按用途攻治它。这样,众人都会来归,而且心怀感激。
“四位,一曰定,二曰正,三曰静,四曰敬,敬位丕哉,静乃时非,正位不废,定得安宅。九德:一孝子畏哉,乃不乱谋;二悌,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三慈惠知长幼,知长幼,乐养老;四忠恕,是谓四仪。风言大极,意定不移;五中正,是谓权断,补损知选;六恭逊,是谓容德,以法从权,安上无慝;七宽弘,是谓宽宇准德以义,乐获顺嘏;八温直,是谓明德,喜怒不隙,主人乃服;九兼符,是谓明刑,惠而能忍,尊天大经。九德广备,次世有声。十奸:一穷□干静,二酒行干理,三辩惠干知,四移洁干清,五死勇干武,六展允干信,七比誉干让,八阿众干名,九专愚干果,事愎孤干贞。十散:一废□□,□□行乃泄;□□□□,□□□□;三浅薄闲瞒,其谋乃获;四说咷轻意,乃伤营立;五行恕而不愿,弗忧其图;六极言不度,其谋乃费;七以亲为疏,其谋乃虚;八新私虑适,百事乃僻;九愚而自信,不知所守;十不释太约,见利忘亲。三信:一春生夏长无私,民乃不迷;二秋落冬杀有常,政乃盛行;三人治百物,物德其德,是谓信极。而其余也,信既极矣,嗜欲□在,在不知义,欲在美好,有义,是谓生宝。”
“四位所指:一是定居,二是正直,三是安静,四是恭敬。恭敬一位为大为首,安静就是其次,正直一位不失去,定居一位才能安家。
周公拜手稽首兴曰:“臣既能生宝,恐未有子孙其败。既能生宝,未能生仁,恐无后亲王宝生之,恐失王会,道维其废。”
九德所指:一是孝:儿辈畏惧制裁,就没有不顺父母之心。二是悌:兄弟友善就知次序,有次序才有伦理;伦理不错乱,在上者就不会低下。三是慈惠:慈惠才知养幼;知道养幼,就乐于养老。四是忠恕:这是说自己的仪度;即使流言盛行,也坚定不移。五是中正不偏:说的是权衡裁断,或补或损知道选择。六是恭敬谦逊:这是说有容有德;按法度去服从权力,主上安稳,无作恶行为。七是宽弘:这是说要宽弘大量;德为准则,义为依据,乐于获得大福。八是温和正直:这是说彰明道德;或喜或怒都不生嫌隙,主人才会重用。九是廉武:这是说的昭示刑法;惠爱而能容忍,这是尊敬上天的大道。九德全面具备,世世代代都有好名声。
王拜曰:“格而厣。维说余劝之以安位,教之广,用宝而乱,亦非我咎,上设荣禄,不患莫仁。仁以爱禄,允维典程,既得其禄,又增其名,上下咸劝,孰不竞仁。维子孙之谋,宝以为常。”
“十奸是:一,清平居处伤清静;二,酗酒行事伤正理;三,显示聪明伤智慧;四,过分干净伤清洁;五,拼死显勇伤武事;六,展示忠诚伤诚信;七,计较名誉伤谦让;八,迎合众人伤名节;九,愚而自专伤成功;十,自信而孤立伤坚贞。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公羊传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