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教孝章
真君曰:孝自性具,教为后起,世多不孝,皆因习移。意既罔觉,智又误用,圣人在上,惟教为急,教之之责,重在师傅,尤当重择。贤良之师,化恶为善,不贤之师,变善为恶。师而不教,过且有归,教之不善,其罪尤大。不贤之师,导之匪僻,引之邪佞,养成不肖,流为凶顽,越礼犯纪,妄作无忌,虽欲救之,急难格化,如是为教,罪实非轻。药石之师,惟贤是与,行己端庄,导人忠信,教不他设,孝无畸行,因其本然,还所固有,朝敦夕诲,幼育长循,惟兹孝弟,化行是先,虽至愚氓,无不晓习。如是为教,功实不少,为功为罪,职岂易任,惟名尊严,其实如何?孝弟是宗,能孚孝者,弟亦本诸。助君为理,转移风俗,全在师儒。教不可误,师不可违,自重在师,率教在弟。孝原自具,有觉斯兴。
真君说:孝是人性中本来自有的,教育尽孝则是后来出现的。世人多半不孝,都是因为习俗使其改变。愚笨之人不明道理,聪明的人又错用心思。圣人在上,唯独对于孝道而着急。教习孝道的责任,重要的是在师傅,尤其应当慎重选择。贤良的师傅,能将恶人化导成善人;不贤明的师傅,却能将善人变成恶人。作为师傅而不教导学生,师傅有过错,并对过错负有责任;而如果教导不好的东西,其罪过就更加重大了。不贤明的师傅,会教导人行为邪恶,引到奸邪的道路上,教成品行不端之人,流变为凶狂顽劣之人,毁越礼法,违犯法纪,胡作非为而没有忌惮。虽然想拯救这样的人,但急切间也难以改正变化。如果像这样为师教人,罪过实在是不轻。
偈曰:孝弟虽天性,良师当时省,一或千不孝,何能全弟行,罪愆有攸归,师实难卸任,能作如是观,训之方有定。
能够导人向善的师傅,只教人以贤良的品德。立身行事端正庄重,以忠信引导人,其他不合乎孝道的事情,不敢教人。孝道更没有畸巧,不过依于人的自然本性,复归人的固有善性。朝夕不断地敦促教导,长幼都依循而行,总要用此孝悌之道,先行教育化导。虽是愚笨之平民百姓,也没有不熟悉的。像这样教育学生,功德实在是不少。既能立功也能获罪,师傅一职不是那么容易胜任的。师傅的名称甚是尊贵威严,其实质又是什么呢?就是以“孝”“悌”为根本。如果能够以孝服人,“悌”的品质也就本于此而立了。帮助国君治理国家,移风易俗,完全在于以儒为师。师傅不可误人子弟,子弟不可以违背师傅。师傅应当自重自爱,弟子应当遵从教导。孝本来都是自性具备的,但有了师傅的提醒,孝心才得以兴起。
又说偈曰:教虽赖良师,人亦当自谨,无自干不孝,徒然费师训。
偈说:孝悌虽然都是源自天性,但也有赖良师的时时警省。一干不孝的事情,怎么能使“悌”行圆满。罪愆有所源自,师傅实在难于推卸责任。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训导弟子才能有确定的准则。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