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传·上篇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先有天地,然后在天地之间产生了万物。焉,于是,于天地间。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盈,充满。唯,是。受,接着是。屯,屯卦。充满天地间的是万物,所以,接着是屯卦。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屯者,屯卦卦名的意思。始生,开始产生。屯卦卦名是万物充满的意思;是事物开始产生、草创的时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物生,事物刚产生。必,一定,必须。蒙,启蒙。故,所以。第二蒙,蒙卦。事物生下来后,一定要教育启蒙;所以接下来是蒙卦。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稚,稚嫩,幼小。蒙卦是启蒙教育的意思,是事物还处在稚嫩幼小的阶段。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事物稚嫩要长大,不可以不养育;所以接着是需卦。需者,饮食之道也。需卦卦名是说需要饮食养生的道理。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饮,喝。食,吃。讼,争讼。吃喝等物质的享受以及财色名食势权,一定免不了争多争少,免不了要论公平。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争讼一定会有众人奋起相较量的现象发生,所以接着是师卦,阐释战争的道理。师,战争。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师,又有众人的意思。许多人在一起,一定要比附结党,形成有组织的社会。比,比附。比者比也。比卦的意思是阐释如何比附相亲。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人与人比附在一起,一定先要在物质上有所蓄积,人民国家有财富,社会才能安稳。畜,蓄积,财富。小畜,卦名。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物质财富有所蓄积,然后才懂得提升一步,谋求发展礼义。孔子:富之,然后教之。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礼制,礼法。履,履卦。履,鞋子,喻怎样走路,礼也;规矩,制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以礼来规范节制人心,然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生活安泰、精神安泰。所以接着是泰卦。泰者通也。泰卦是政通人和的意思。通,通达,顺遂。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事物不可能长久处于通泰的状态,所以接着是否塞不通。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事物不可以始终否塞,所以接着是同人卦。处否之时,人心分裂离散,不通顺。同人,同人之心,亲如一体。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与人和同,有富同享,有乱同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万物一定归附。所以接着是大有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物质大有,精神大有,不可以自满。盈,骄傲,自满。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有大业而能够谦虚待人待物,一定安豫快乐。豫,安乐吉祥。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安豫一定有人追随。谚:富在深山有远亲。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欢欢喜喜追随别人,一定自身有事情有麻烦希望得到解决。蛊者事也。蛊卦卦名是有迷惑有事情要解决的意思。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有许多事情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可以成就大业。所以接着是临卦。临者大也。临卦卦名,有大的意思。临,上临下,领导。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事业广大,别人就会观瞻,有所学习效法。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可以观瞻然后取法他,要合乎自身实际,所以接着是噬嗑卦。嗑者合也。卦名嗑是合乎自己实际情况的意思。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事物不可以苟且相合在一起就行了,要装饰一番。贲者饰也。贲是装饰的意思。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装饰到了极点亨通就到了尽头,所以接着是剥卦。剥者剥也。剥卦是慢慢剥落的意思。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事物不可以终j究的剥落衰败,剥卦穷乎其上反乎其下,穷乎其末反乎其本,所以接着是复卦。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回复到人人是圣的根本就不虚妄了。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妄,虚妄。无妄,真理。掌握了真理,然后可以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大有蓄积。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物质精神财富有所蓄积,然后可以养育万物。颐者养也。颐卦是养育的意思。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在上者,不养育万物是不可以有所行动的。能养育万物,所以有伟大的事物通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事物不可能始终通畅,所以接着是坎卦。坎者陷也。坎卦是陷入困顿的意思。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陷入困顿一定想要有所丽附,所以接着是离卦。谚:救命稻草。离者丽也。离卦是丽附于光明的意思。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