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体知万物,不以思议测度,感而遂通万物之故曰神。阴阳不测之谓神。黄帝内经:心藏神。又天生玄,玄生神。万物皆有神光,即万物是可知的,此神非鬼神之神,只是说明万物是可以认知的,非不可知。不可以知知者体也,可知者有形之下也。 所谓的神,是说体悟万物的奥妙,而正确简洁的描述事物。妙万物是客观,神是主观。警醒振奋万物的,没有比雷霆更迅疾的了。弯曲扭转万物的,没有比风更迅疾的了。使万物干燥,没有比火更能干燥的了。使万物喜悦的,没有能超过草泽地。泽又比喻恩泽。滋润万物的,没有那样超过水。艮者止也,万物之终;终点就是起点,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故艮者万物之始。万物在止息中充盈丰盛,重新开始。 所以水火能够相及相融合,雷和风不相违背,雷震为风,风摩擦为雷。高山和海洋是气息相通的。因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普遍发展的,万物虽然各自有其本质相区别的属性,同时又是互相联系的,所以能够起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这样就生成了现状的万物。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北史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