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上·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有仁德的人见此性此道,即认为是仁,聪明的人体察此性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性而各遂其生,而不知晓,所以君子之道能含盖万有,为万物之根,而知之者却很少呀!君子之道(即易道)显现之仁道,是可以见之于实行的。蕴藏之以致用,是可以舍之则藏的。能鼓动万物的生机,而不与得天子之位的圣人同其忧思,可以树立盛明的德行,伟大的事业是多么的完美呀!学问德行乃至天下万事万物的具足富有,就是伟大的事业了,日新又新,就具足了盛明的德行了。生生不息,变化前进不已,就是“易”,成就现象就是“乾”,效法而行就是“坤”,极尽数术的推演,知道将来的变化就是“占”,通达变化之道,就是“事”,能运用阴阳之道,至神奇奥妙,变化莫测的,就是“神”。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