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下·萃
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乃乱乃萃,其志乱也。引吉无咎,中未变也。往无咎,上巽也。大吉无咎,位不当也。萃有位,志未光也。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萃卦》的卦象是:坤(地)下兑(泽)上,为地上有湖,四面八方的细流都源源不断汇入湖中之表象,象征着聚合;在这种众流会聚的时候,必然会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因此君子应当修缮甲杖兵器,以防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 “各种乱子就会发生而凑到一起”,不是由于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心的虔诚不能始终如一,陷于迷惑混乱所致。“引退谦让会带来吉祥,没有灾难“,这是因为该爻位置居中而适当,当会聚的时候,它既不偏不激也不过于保守,虔诚地遵循中庸之道始终不曾改变,因而能够谦让而逢凶化吉。“前去行事不会遇到灾祸”这是因为遇到居于上位的阳刚气十足者。但居于下方的阴柔一方总能表现出谦逊而顺从,从而免去了可能出现的灾祸。“只有在大吉大利的情况下,才能够没有灾害”,这是因为所处位置不适当,随时有可能受到伤害,只有在大吉大利的时候才可以避免受害。“万方聚合之时居于尊贵的高位”,并不能表明大会天下、四海归心的志向得到了发扬光大,还需要修持德行,树立威望,使大众心悦诚服。“唉声叹气而又哭哭啼啼”,是因为虽然身在外,但无一日惦念处于京中的君主。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晋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