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影响
后世还出了许多仿照《尔雅》写的著作,称为群雅。
如:明朝方以智《通雅》,清朝洪亮吉《比雅》。
值得关注的是:元和汪荣宝和仁和叶澜编纂,由上海明权社于光绪二十九年发行的《新尔雅》。这部尔雅,是由留日的中国学生编纂、出版的第一本向中国的读者解释说明西洋的人文、自然科学新概念、术语的术语集。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留学生们试图通过开展启蒙运动和译介西方新知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然而当时出版界癸卯、甲辰之际,海上译籍初行,社会口语骤变,报纸鼓吹文明、法学、哲理名词稠叠盈付。,然行之内地,即积极消极、内籀外籀,皆不知为何语。为消除语言上的混乱想想,当时的社会急需能够通俗易懂地解释这些新词、译语的术语集合新词辞典。因运而生的《新尔雅》正是此类工具书的嚆矢。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