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商书·仲虺之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成汤放逐夏桀使他住在南巢,心里有些惭愧。他说:“我怕后世拿我作为话柄。”仲虺于是向汤作了解释。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仲虺说:“啊!上天生养人民,人人都有情欲,天下没有君主,人民就会乱作一团,因此上天又生出聪明的人来治理他们。夏桀行为昏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困境之中;上天于是赋予勇敢和智慧给大王,让您做万国的表率,继承大禹长久的事业。您现在要遵循大禹的常法,顺从上天的大命!夏王桀有罪,他假托上天的意旨,欺骗百姓。上天因此认为他不善,要我商家承受天命,使我们教导他的众庶。慢待贤明的人,趋炎附势,这种人很多。我们国家刚开始建立时,夏桀对待我们就像对待杂草一般。老百姓和大人物都战慄恐惧,都担心自己无罪受罚;但是你不同,你是有德之人,只要说出话来,就有人信从。大王不近声色,不聚货财;德盛的人用官职劝勉他,功大的人用奖赏劝勉他;勇于采纳他人的意见,改正过错毫不吝惜;能宽能仁,昭信于万民。从前葛国国君,恩将仇报,杀掉我们前往葛国救灾的人,我们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大王东征时西方的人们就怨恨我们;南征时北方的人就埋怨我们。他们说:为什么把征伐我们的国君摆在后面?但凡被我们征伐的国家,百姓都在家互相庆贺。他们说:君主啊,君主来临,我们就可以兴盛了!天下人民对于商的爱戴,已经很久了!佑助贤德的诸侯,显扬忠良的诸侯;兼并懦弱的,讨伐昏暗的,夺取荒乱的,轻慢走向灭亡的。推求灭亡的道理,以巩固自己的生存,国家就将昌盛。“德行日日革新,天下万国就会怀念;志气自满自大,亲近的九族也会离散。大王要努力显扬大德,对人民建立中道,用义裁决事务,用礼制约思想,把宽裕之道传给后人。我听说能够自己求得老师的人就会为王,以为别人不及自己的人就会灭亡。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闻见就狭小。“啊!慎终的办法,在于善谋它的开始。扶植有礼之邦,灭亡昏暴之国;敬重上天这种规律,就可以长久保持天命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