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出·复召
【南吕引子·虞美人】[生上]无端惹起闲烦恼,有话将谁告?此情已自费支持,怪杀鹦哥不住向人提。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寡人昨因杨妃娇妒,心中不忿,一时失计,将他遣出。谁想佳人难得,自他去后,触目总是生憎,对景无非惹恨。那杨国忠入朝谢罪,寡人也无颜见他。[叹介]咳,欲待召取回宫,却又难于出口,若是不召他来,教朕怎生消遣,好(百刂)划不下也!
【南吕引子·十样锦】【绣带儿】春风静,宫帘半启,难消日影迟迟。听好鸟犹作欢声,睹新花似斗容辉。追悔,【宜春令】悔杀咱一刬儿粗疏,不解他十分的娇殢。枉负了怜香惜玉,那些情致。[副净扮内监上]脍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跪见介]请万岁爷上膳。[生不应介][副净又请介][生恼介]唗,谁着你请来![副净]万岁爷自清晨不曾进膳,后宫传催排膳伺候。[生]唗,甚么后宫!叫内侍。[二内侍应上][生]揣这厮去打一百,发入净军所去。[内侍]领旨。[同揣副净下][生]哎,朕在此想念妃子,却被这厮来搅乱一番。好烦恼也!
【降黄龙换头】思伊,纵有天上琼浆,海外珍馐,知他甚般滋味!除非可意立向跟前,方慰调饥。[净扮内监上]尊前绮席陈歌舞,花外红楼列管弦。[见跪介]请万岁爷沉香亭上饮宴,听赏梨园新乐。[生]唗,说甚沉香亭,好打![净叩头介]非干奴婢之事,是太子诸王,说万岁爷心绪不快,特请消遣。[生]唗,我心绪有何不快!叫内侍。[内侍应上][生]揣这厮去打一百,发入惜薪司当火者去。[内侍]领旨。[同揣净下][生]内侍过来。[内侍应上][生]着你二人看守宫门,不许一人擅入,违者重打。[内侍]领旨。[作立前场介][生]唉,朕此时有甚心情,还去听歌饮酒。
【醉太平】想亭际,凭阑仍是玉阑干,问新妆有谁同倚?就有新声呵,知音人逝,他鹍弦绝响,我玉笛羞吹。[丑肩搭发上]【浣溪沙】离别悲,相思意,两下里抹媚谁知!我从旁参透个中机,要打合鸾凤在一处飞。[见内侍介]万岁爷在那里?[内侍]独自坐在宫中。[丑欲入,内侍拦介][丑]你怎么拦阻咱家?[内侍]万岁爷十分着恼,把进膳的连打了两个,特着我每看守宫门,不许一人擅入。[丑]原来如此,咱家且候着。[生]朕委无聊赖,且到宫门外闲步片时。[行介]看一带瑶阶依然芳草齐,不见蹴裙裾,珠履追随。[丑望介]万岁爷出来了,咱且闪在门外,觑个机会。[虚下,即上听介][生]寡人在此思念妃子,不知妃子又怎生思念寡人哩!早间问高力士,他说妃子出去,泪眼不干,教朕寸心如割。这半日间,无从再知消息。高力士这厮,也竟不到朕跟前,好生可恶![丑见介]奴婢在这里。[生][作看丑介][生]高力士,你肩上搭的甚么东西?[丑]是杨娘娘的头发。[生笑介]什么头发?[丑]娘娘说道:自恨愚味,上忤圣心,罪应万死。今生今世,不能够再睹天颜。特剪下这头发,着奴婢献上万岁爷,以表依恋之意。[献发介][生执发看,哭介]哎哟,我那妃子呵!
【啄木儿】记前宵枕边闻香气,到今朝剪却和愁寄。觑青丝,肠断魂迷。想寡人与妃子,思情中断,就似这头发也。一霎里落金刀,长辞云霄。[丑]万岁爷!
【鲍老催】请休惨凄,奴婢想杨娘娘既蒙恩幸,万岁爷何惜宫中片席之地,乃使沦落外边!春风肯教天上回,名花便从苑外移。[生作想介]只是寡人已经放出,怎好召还?[丑]有罪放出,悔过召还,正是圣主如天之度。[生点头介][丑]况今早单车送出,才是黎明,此时天色已暮,开了安庆坊,从太华宅而入,外人安得知之。[叩头介]乞鉴原,赐迎归,无淹滞。稳情取一笑愁城自解围。[生]高力士,就着你迎取贵妃回宫便了。[丑]领旨。[下][生]咳,妃子来时,教寡人怎生相见也!
【下小楼】喜得玉人归矣,又愁他惯娇嗔,背面啼,那时将何言语饰前非!罢,罢,这原是寡人不是,拼把百般亲媚,酬他关日分离。[丑有内侍、宫女纱灯引旦上]【双声子】香车曳,香车曳,穿过了宫槐翠。纱宠对,纱笼对,掩映着宫花丽。[内侍、宫女下][丑进报介]杨娘娘到了。[生]快宣进来。[丑]领旨。杨娘娘有宣。[旦进见介]臣妾杨氏见驾,死罪,死罪![俯伏介][生]平身。[丑暗下][旦跪泣介]臣妾无状,上干天谴。今得重睹圣颜,死亦瞑目。[生同泣介]妃子何出此言?[旦]
【玉漏迟序】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今自艾,愿承鱼贯,敢妒蛾眉?
[生扶旦起介]寡人一时错见,从前的话,不必再提了。[旦泣起介]万岁![生携旦手与旦拭泪介]
【尾声】从今识破愁滋味,这恩情更添十倍。妃子,我且把这一日相思诉与伊![宫娥上]西宫宴备,请万岁、娘娘上宴。
[生]陶出真情酒满尊,李中 [旦]此心从此更何言。罗 隐
[生]别离不惯无穷忆,苏颋 [旦]重入椒房拭泪痕。柳公权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中说
- 道家
- 列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