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出·制谱
【仙吕过曲·醉罗歌】【醉扶归】[老旦上]西宫才奉传呼罢,安排水榭要清佳。慢卷晶帘散朝霞,玉鉤却映初阳挂。奴家永新是也。与念奴妹子同在西宫,承应贵妃杨娘娘。我娘娘再入宫闱,万岁爷更加恩幸。真乃“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今早娘娘分付,收拾荷亭,要制曲谱。念奴妹子在那里伏侍晓妆,奴家先到此间,不免将文房四宝,摆设起来。【皂罗袍】你看笔床初拂,光分素劄,砚池新在,香浮墨华,绿阴深处多幽雅。【排尾歌】竹风引,荷露洒,对波纹帘影开参差。
呀,兰麝香飘,珮环风定,娘娘早则到也。[旦引贴上]
【正宫引子·新荷叶】幽梦清宵度月华,听“霓裳羽衣”歌罢。醒来音节记无差,拟翻新谱消长夏。斗画长眉翠淡浓,远山移入镜当中。晓窗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我杨玉环自从截发感君之后,荷宠弥深。只有梅妃“惊鸿”一舞,圣上时常夸奖。思欲另制一曲,掩出其上。正在推敲,昨夜忽然梦入月宫。见桂树之下,仙女数人,素衣红裳,奏乐甚美。醒来追忆,音节宛然。因此分付永新,收拾荷亭,只待细配宫商,谱成新曲。[老旦]启奏娘娘,纸、墨、笔、砚,已安排齐备了。[旦]你与念奴一同在此伺候。[老旦、贴应,作打扇、添香介][旦作制谱介]
【正宫过曲·刷子带芙蓉】【刷子序】荷气满窗纱,鸾笺慢伸,犀管轻拿,待谱他月里清音,细吐我心上灵芽。这声调虽出月宫,其间转移过度,细微曲折之处,须索自加细审。安插,一字字要调停如法,一段段须融和入化。这几声尚欠调匀,拍(个个个)怎下?[内作莺啼,旦执笔听介]呀,妙阿![作改介]
【玉芙蓉】听宫莺数声,恰好应红牙。
[搁笔介]谱已制完,永新,是什么时候了?[老旦]晌午了。[旦]万岁爷可曾退朝?[老旦]尚未。[旦]永新,且随我更衣去来。念奴在此,伺候万岁爷到时,即忙通报。[贴]领旨。[旦]“好凭晚镜增蛾翠,漫试香纱换蝶衣。”[引老旦随下][生行上]
【渔灯映芙蓉】【山渔灯】散千官,朝初罢。拟对玉人,长昼闲话。寡人方才回宫,听说妃子在荷亭上,因此一径前来。依流水待觅胡麻,把银塘路踏。[作到介][贴见介]呀,万岁爷到了。[生]念奴,你娘娘在何处闲欢耍,怎堆香几,有笔砚交加?[贴]娘娘在此制谱,方才更衣去了。[生]妃子,妃子!美人的事,被你都占尽也。但不知制甚曲谱,待寡人看来。[作坐翻看介]消详,从头觑咱。妙哉,只这锦字荧荧银钩小,更度羽换宫没半米差。好奇怪,这谱连寡人也不知道。细按音节,不是人间所有,似从天下,果曲高和寡。妃子,不要说你娉婷绝世,只这一点灵心,有谁及得你来?【玉芙蓉】恁聪明,也堪压倒上阳花。
【普天赏芙蓉】【普天乐】[旦换妆,引老旦上]换轻妆,多幽雅;试生绡,添潇洒。[见生介]臣妾见驾。[生扶介]妃子坐了。[坐介][生]妃子,看你晚妆新试,妩媚益增。似迎风袅袅杨枝,宛凌波濯濯莲花。芳兰一朵斜把云鬟压,越显得庞儿风流煞。[旦]陛下今日退朝,因何恁晚?[生]只为灵武太守员缺,地方紧要,与廷臣议了半日,难得其人。朕特擢郭子仪,补授此缺,因此退朝迟了。[旦]妾候陛下不至,独坐荷亭,爱风来一弄明纱,闲学谱新声奏雅。
【玉芙蓉】怕输他舞“惊鸿”,曲终满座有光华。
[生]寡人适见此谱,真乃千古奇音,“惊鸿”何足道也![旦]妾凭臆见,草草创成。其中错误,还望陛下更定。[生]再同妃子,细细点勘一番。[老旦、贴暗下][生、旦并坐翻谱介]
【朱奴折芙蓉】【朱奴儿】倚长袖,香肩并亚;翻瓣谱,玉纤同把。[生]妃子,似你绝调佳人世真寡,要觅破绽并无毫发。再问妃子,此谱何名?[旦]妾于昨夜梦入月宫,见一群仙女奏乐,尽着霓裳羽衣。意欲取此四字,以名此曲。[生]好个“霓裳羽衣”!非虚假,果合伴天香桂花。
【玉芙蓉】[作看旦介]觑仙姿,想前身原是月中娃。
此谱即当宣付梨园,但恐俗手伶工,未谙其妙。朕欲令永新、念奴,先抄图谱,妃子亲自指授。然后传与李龟年等,教习梨园弟子,却不是好。[旦]领旨。[生携旦起介]天已薄暮,进宫去来。
【尾声】晚风吹,新月挂,[旦]正一缕凉生凤榻。[生]妃子,你看这池上鸳鸯,早双眠并蒂花。
[生]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 [旦]杨柳风多水殿凉,刘长卿
[老旦]花下偶然歌一曲,曹唐 [合]传呼法部按“霓裳”。王建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