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麻姑仙境之南岳夫人魏华存侍女一瞥魏华存
魏华存 女,字贤安,任城人,西晋司徒文康公魏舒之女。幼而好道,常服气辟谷,摄生修静,志慕神仙。24岁适南阳掾刘文,生二子刘璞、刘瑕。其心期幽隐,更求神书秘籍,斋于别寝,谨修道法。西晋建兴五年夏天,来到南岳衡山集贤峰下紫虚阁修道,凡16年,为湖南最早的传播道教者。道家之《元始大洞真经》三卷、《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一卷、《大洞玉经坛仪》一卷和《总论》一卷,均属魏华存所疏义。东晋咸和九年,在黄庭观侧的一块大石头上白日飞升,,其石尚在,称飞升石。历代南岳志和衡阳地方志都对魏华存的事迹有所记载,陶弘景著《真浩》中称魏华存为魏夫人,后世习惯称魏华存为南岳夫人。李白《送女道士褚三清往南岳诗》中有倦寻向南岳,应见魏夫人句,杜甫《望岳》中亦有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句。宋仁宗赐魏华存紫虚元君称号,故又称魏元君。宋哲宗封为高元宸照紫虚元道真君。她还擅长书法,黄庭观墙壁上刻有其亲笔所书《上清黄庭内景经》。《黄庭经》为道教修持内丹的重要经典之一,,在中国道教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促成了中国道教上清派的产生。
但据现代道学者考证,此经初作乃出自男仙之笔,早在汉武帝之前,黄庭经已经流世,只是不为人所知。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