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芙蓉设计杀朱崖 梨花兵打铜马关
芙蓉设计杀朱崖 梨花兵打铜马关
话说秦汉饮到三更,飞到关中番营前一看,见铁笼悬挂着。想着:不要饿坏了。叫一声:“窦师兄。”窦一虎应道:“师弟你来了么?事体如何,快来救我。”秦汉说道:“师兄,你且安心耐性,待我刺死了朱崖,便来救你。”说罢飞入番营,见后营防备甚严,难以下手。又到里面伏在后帘,听得下面有人言语。乃刘仁、刘瑞对罗章说:“我想元帅怎不打关,听得二公主被野熊仙摄去,性命决然难保。”罗章说道:“二位兄弟,我和你喜得监军心好,不至饿死,深感他恩,若无沃利照管,我等性命决然难保。”二刘道:“昨日闻得监军沃利说,那朱崖是个好色之徒,抢了民间有夫之女,名唤赵芙蓉,十分美貌。此女不从,夫人苦劝,只是不允。倘能在她身上刺死了朱崖,此关就好破了。”
忽听得外面落下一人,说道:“你们三人做事,要行刺朱崖,我要出首了。”三人大惊,罗章抬头一看,原来是秦汉,放下心说道:“将军到此,可知二位公主消息如何?”秦汉将二郎神救公主之事,细说了一遍,二刘大喜。望空拜谢二郎神,又拜秦汉。秦汉道:“我方才在屋上听你们说话,此计大妙,须要通知赵芙蓉,叫她设计,我在外面打关,两路夹攻,金牛关立刻可破。”三人听了大喜,秦汉飞出关外,报知元帅,说明此事。樊梨花听了大喜,令秦汉先进关中,帮同行事,传令众将整备打关。
再说监军沃利待三将甚好,不甚吃苦。这夜沃利送夜膳进来,看见三将流泪,沃利开言说道:“我看你们往常虽然愁烦,情绪尚好,今夜为何这般悲苦?说我知道。”三将说:“恩人,我们被擒到此,难以脱身,倘得恩人相救,自当图报。”沃利说:“我久有心降唐放你,但是本官厉害,若能除了他,就好解救献关了。”三人听了,双膝跪下,说道:“恩人,你果真救我们,现已有计在此只要通知赵芙蓉,她若依允,就可除得朱崖了。”沃利说:“这个容易,待我对妻子讲,再来报告你们。”三人吃完夜膳,沃利收拾回去,与妻子连氏说知。那连氏笑道:“我又不是貂蝉,如何做得美人计?”沃利云:“娘子,又不是要你行计,只要引他们进去见赵芙蓉,此计必成了。”连氏说道:“这个容易。”沃利大喜,来到监中,报知三将说:如此如此。罗章与二刘打扮成番女模样,同了沃利来到他家见了连氏。连氏挽了二刘,手提灯亮引进后营。连氏向赵芙蓉说明:只要假意允肯,灌醉朱崖,刺死了她,自可夫妻完聚,不致失节。赵芙蓉说道:“我胆小,只怕做不来。”连氏说道:“我三个小妹子,十分有力,你大胆去做,决不妨事。”遂对唐将说:“你们过来见见大娘。”这三个假番女上前拜见赵芙蓉,算计停当。
沃利报与朱崖说道:“赵芙蓉我已劝她心转,今晚点具花烛,成其好事。”朱崖说:“难得你劝得佳人心转,其功不小。”命左右快备筵席,今晚与芙蓉成亲。金丸夫人晓得,走出外面,见了朱崖,夫妻坐下。朱崖说:“夫人今日出堂,有何事故?”夫人道:“将军,妾思唐兵驻扎关外,野熊仙一去杳无音信,须备退兵之计为妙!如何不思忠心报国,反做贪心好色之人?快快放回赵芙蓉,商议破唐要紧。”朱崖说道:“不劳夫人费心,若说敌兵临境,已杀得他魂胆消亡,料他不敢再来。况且赵芙蓉生得美貌,下官见了十分得意。夫人休得多言,进内去罢。”夫人见劝他不从,流泪回房。果然赵芙蓉假做欢喜。朱崖十分大喜,饮得十分大醉,说:“美人扶我入房中睡觉。”朱崖醉入房中,和衣而睡,鼾声如雷。赵芙蓉想:“此时不下手,等待何时?”即将彩衣脱下,床头取出青锋宝剑,正要下手,心中惊慌,浑身发抖,说道:“不得不如此了。”遂放起胆量,掀开锦帐,将宝剑砍去,正中左膊。朱崖大叫一声:“不好了,疼死我也!”跳下床来,就将赵芙蓉拖到外面。罗、刘三人用力打开了门,各拔出腰刀,忙将朱崖乱斩乱砍,杀死朱崖。即忙扶着赵芙蓉,正要杀出,只听外面喊声大震,元帅大兵攻关。秦汉将铁笼内窦一虎放出,二人在内杀出,斩落关锁,引进大兵。番兵被杀死一半,未死的逃往铜马关去了。金丸夫人闻报,吓得魂不附体,连忙披挂,赶进洞房里面杀来。三员小将大喝道:“蛮婆往哪里走!”金丸夫人见了,喝道:“你三个什么人?擅敢无礼!”三人喝道:“你丈夫被我们砍成数段。你若不信,进去看来,应了前日赌咒之罪。”夫人大惊,走进见了朱崖尸首,大哭一场。番女报进道:“大唐人马已杀入府中来了。”三人正要下手,夫人道:“你们不必如此,我夫已死,难道我独生?”望空遥拜,拜毕,拔出宝剑,自刎而亡。
三将迎接元帅,入帐升座。请出赵芙蓉;说:“小娘子一计斩了朱崖,待奏闻圣上,赏赐大功。”命送赵芙蓉回府,芙蓉叩谢而去。又称金丸夫人尽节,命衣衾棺椁埋葬关内。窦一虎、刘仁、刘瑞进营,拜谢元帅。元帅令三对夫妻相见,均来拜谢秦汉。元帅报捷唐王。唐天子大悦,差使臣钦赐锦袍,犒赏将士,不一日送到金牛关。元帅接旨谢恩。再停半月,商议西进,放炮起行。先锋罗章上帐禀道:“小将同刘家二将,若无监军沃利看待,三命难保,乞元师奏主报恩。”元帅大喜,说:“罗先锋之言有理。”遂命沃利镇守金牛关,沃利叩谢。大兵离了金牛关,望西而进,大雪飘飘,寒风凛凛,传令驻扎平陽之地,待雪晴起行。众将得令,一声炮响,扎下营盘。营中摆筵赏雪,顷刻雪高三尺。梨花同三个孩儿——薛猛、薛勇年长六岁;元帅所生薛刚,年才三岁,生得赤黑,象烟熏太岁,水磨金刚,一同饮酒。薛丁山道:“我奉命征西,原望早平西番,不想一路破关守寨,耽延日久,父亲骸骨未曾埋葬,母亲又不能侍奉,心中好不烦闷。”樊梨花说:“相公,今西番已十去其九,只有铜马关、玉龙二关,有何难处?待擒了番王,回朝有日,不必介意,且请饮酒。”窦仙童、陈金定亦来相劝,不觉守了一月,天气晴和,传令起兵。又行了半月,来到铜马关,传令安营,俟明日攻关。众将一声答应,放炮安营,此话不表。
再言铜马守将,乃兄弟二人,把守东、西两座关头,俱封王位。长名花伯赖,次名花叔赖,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闻报金牛关已失,不日兵到铜马关,忙请兄弟出衙斟酌,说:“我闻樊梨花用兵如神,有许多法术,勇将甚多。现与你商议,怎生拒敌?”花叔赖叫声:“哥哥不要着忙,关内有雄兵十万,何足惧哉!弟前年通好各番,偶到五龙山经过,那山中有五位仙女,分青黑白赤黄,乃龙王之女,俱有仙术,神通广大,正在演阵。见了兄弟,收我为徒,赠我神鞭;还有火眼金莺,十分厉害,上阵交战,啄人眼睛。有这两件法宝,何惧唐兵百万!”花伯赖听了大喜,说:“兄弟,你既有神鞭、金莺,还要到五龙山,请她姐妹五人到此,共破唐兵。”花叔赖说:“哥哥之言有理。”一面修书往五龙山,一面整顿交战。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