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轩辕氏即黄帝位
轩辕氏即黄帝位
却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河南新郑君之子也。母名曰附宝,乃炎帝之裔,帝里女孙也。一日,出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怀二十有四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帝曰轩辕。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疾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习用干戈,以土德王,色尚黄,诸侯咸推为天子,故曰黄帝。都涿鹿,有云瑞,即以云纪官春官为青云,夏官缙云,秋白冬玄中黄。又见土德之祥,而出黄龙上螾,帝大喜,修德治兵,艺五谷,抚万民,度四方,始立制度,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制旌麾,立阵法,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道路。然未尝宁居其土。天下诸侯闻知,各皆畏服。东至海滨,西至崆峒南至江渎,北至熏鬻匈奴,会诸侯于釜山在保定安新。帝虽都涿鹿,迁徙无常。以兵环绕为营卫,法井田之制,开方有九,外八八六十四,分八方相守,小者为营,大者为卫,隅角相联,曲折相对。帝居于中,名曰握奇之阵。
一夜,睡至三更,梦见大风将天下尘垢皆吹去。又梦一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醒寤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钩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次日升殿,以梦白群臣,群臣皆不识其意。帝曰:“卿等且退,此梦决然不妄。明日朕同卿等出猎以访贤能,看其果否,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