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开辟衍绎者,古未有是书,今刻行之以公宇内。名之开辟者何?譬喻云尔。如盘古氏者,首开辟也;天地人三皇次开辟也;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又开辟也;夏禹继五帝而王,又一开辟也;商汤放桀灭夏,又一开辟也;周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武王克纣,伐罪吊民,则有列国志,是又一开辟也;汉高定秦楚之乱,光武灭莽中兴,则有西东汉传,是又一开辟也;又有三国志,两晋传,南北史,隋杨坚混一南北,唐太宗平隋之乱,则有隋唐传,是又一开辟也;宋祖定五代之乱,则有北南宋传,是又一开辟也。其间又有水浒传岳王传;我太祖统一华夏,则有英烈传,是又一大开辟也。自古天生圣君历代帝王创业,而有一代开辟之君,必有一代开辟之臣,如伏羲之有苍颉,黄帝之有风后,尧有舜佐,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禹弃契、皋陶、伯益,又有八元八凯,禹有治水之功而兴夏,汤以伊尹而祚商,武丁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望,汉有三杰,蜀有孔明,晋有王谢,唐有房杜,宋有韩范是也。至于篡逆乱臣贼子,忠贞贤明节孝,悉采载之传中,今人得而观之,岂无爽心而有浩然之气者?诚美矣!然未有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周诸代事迹,因民附相讹传,寥寥无实,惟看鉴士子亦只识其大略,更有不干正事者,未入鉴中,失录甚多。今搜辑各书,若各传式,按鉴参演,补入遗阙。但上古未有文法,故皆老成朴实言语,自盘古氏分天地起,至武王伐纣止,将天象日月山川草木禽兽,及民用器物,婚配饮食,药石礼法,圣主贤臣,孝子节妇,一一载得明白,知有出处。而识开辟至今有所考,使民不至于互相讹传矣。故名曰开辟衍绎云。
崇祯岁在旃蒙大渊献春王正月人日
靖竹居王黉子承父书于柳浪轩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中庸
- 子夏易传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